<中華學園>生命的味蕾

1279

 彰化市精誠高中6年3班
 ◎吳欣樺
 濃縮黑咖啡,是焦桐留學法國時認為最具苦的代表性的飲食文化,但看法國同學絕大部分純喝黑咖啡,不禁暗嘆法國人真能吃苦。對於法國人來說,苦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毋須刻意逃避。心理學家榮格曾說:「『快樂』這個字若不能與悲苦取得平衡,就會失去意義。」如同聖人有云:「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同樣的道理,我們卻已經輸在起跑點。在法國幼稚園的味覺週課程裡,儘管小孩子們的臉因炸開在嘴裡的苦而皺成一團,老師卻還是要他們品嘗苦的滋味;反觀臺灣人,遇到了苦,能避就避,小孩子更是畏苦,甚至連本地的苦瓜往往要到中年後歷經了人生風浪後才有辦法慢慢欣賞。
 我有一名長輩親戚罹患尿毒症,大病一場後終於出院了,回家後家人給她煮了一頓豐盛的菜餚,然而為了顧及她罹患尿毒症,所有的菜餚儘管豐盛卻全都不加鹽而沒有一絲鹹味。她吃了幾口後,臉色緊繃地說:「這都沒有味道,我怎麼吃得下!」家裡人勸道:「為了妳身體好,一定要多吃點,不然妳看妳這麼虛弱。」她才又勉強吃了幾口,卻再次放下碗筷:「完全沒有味道,叫我怎麼吃,真的吃不下去啊!」坐在餐桌另一端的我跟著夾了幾口餐桌上的菜,放進嘴裡咬,哇,果真味同嚼蠟,險些吐出來,現在回想起,當時大家勸她再多吃幾口未免有些牽強。
 藉由與這名長輩共餐的經驗,我感受到鹹存在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平時我們對於鹹味感到理所當然,習慣於它帶給我們理應感受到的味覺,但忽然沒有了它,卻令我們無所適從。色香味俱全的菜少了,就變得索然無味;相對地,鹽巴太多變成苦,因此中庸之道是我們該依循的。曾有一次,我在老師家做番茄沙拉,眼見師丈把所有小番茄剖半,放入碗盒裡,再灑點鹽巴在上面,效果意外得好。有了鹽巴,便能把番茄的糖分逼出來,就連水煮玉米也是,鳳梨亦同。
 從鹹滋潤食物的滋味,量要適乎其中,不宜多,也不宜少,和古人聖賢教給我們待人接物的道理要合乎中庸之道何嘗不是如此呢?待人接物以禮是尚,禮多,則矯,會讓人感到不自在,但如果太少,又落入孔子所言「直而無禮則絞」,缺乏文化、平淡無味,每天我們以食物維持身體機能的運作,「鹹」這道滋味諄諄切切教誨我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