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專欄>髕骨不穩定

1

 ●吳重達
 剛過三十的男性,下樓梯時踩空,右膝扭了一下。除劇痛外,關節馬上腫了起來,而且就固定在某個彎曲角度,動彈不得。在某醫院急診,在被搬動時膝關節變可以動了。X光沒看到骨折,就要病人回家,門診追蹤即可。
 門診時醫生瞄他一眼,看一下急診照的片子,說沒事就叫他回家。問題在於:第一,病患很痛;第二,他沒辦法曲膝,關節彎到某個角度就卡住,再也下不去;伸直時得用力,關節會彈一下,發出響聲,還要痛一下才打直。簡直是動彈不得。
 跟醫生報怨的結果是換到一個核磁共振檢查。幾週後才做到檢查,看報告時醫生只說,有韌帶斷了,看要不要開刀? 可能得自費好幾萬。病人也沒得多問,醫生就叫下一位病患了。
 求助無門之際,受傷約三個月後病人流浪到門診。醫師問清病史,再請病人躺至診療床,充分放鬆狀況下,小心的做理學檢查。膝關節的主要韌帶都沒事,半月軟骨也無異常。四頭肌已出現萎縮。關節全直時,髕骨位置有點向外偏;將髕骨向外壓,發現移動程度超過正常。關節開始彎曲時病人開始緊張,髕骨隨著關節彎曲漸漸往外側跑,病人伸手阻止檢查。他說,再做下去,骨頭會真正跑掉。理學檢查配合受傷機轉,診斷是髕骨脫臼。因為之前未診斷,未對症治療,已變成髕骨-股骨關節慢性不穩定。
 急性第一次脫臼,馬上正確診斷,復位、保護,之後再復健:大部分病人再復發的機率不高,可以先不必手術。變成慢性不穩定之後,因為髕骨內側固定它的組織破壞、纖維化;復健成效不佳,手術變成較好的選擇。這病人後來接受開刀,好一陣子復健後才拋開隨時再脫臼的害怕感。
 (作者現為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顧問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