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霧散見晴

592

筆直的林相,以及懸吊山谷的吊橋。
 文、攝影/林揚
 冒著雪隧塞車和路途遙遠之苦,從台北開車上宜蘭太平山莊避暑,另一重要目的就是造訪上次錯身而過,緣慳一面的「見晴懷古步道」。
 由昔日伐木時期,原長約五點五公里的太平山「見晴線運材軌道」整建而成,長二點三五公里的見晴懷古步道,因部份路段崩塌,目前僅開放至零點九公里處。然這條小而美的健行步道因保有迂迴曲折的舊鐵道,平緩舒坦的路徑,加上碧綠蒼翠的地貌和筆直向天的林相……,處處令人驚豔,難怪在2014年被評為全球最美的二十八條小徑之一。
 車子經過太平山森林遊樂區的土場收費站時,外面還有三十多度高溫。沿著蜿蜒而上的宜專一線爬行,溫度慢慢下降。到了二十三點一公里處,步道入口處就在路旁,海拔一千九百五十公尺左右的高度,讓氣溫降至怡人舒適,涼爽可親的十九度。
 據說這充滿詩意的「見晴」是這樣來的:午后,因氣候與地形緣故,常有機會形成蔚為壯觀的雲海,或久陷在虛無飄渺的五里霧中,讓伐木工人心中湧起渴望看到太陽的心情,因而產生「見晴」這美麗的名字。
 九百公尺長的見晴步道,優雅、慢慢的散步,往返也不過一小時功夫。踏進入口,就可看見鋪在碎石子上的舊鐵道路徑以及仰天而立的扁柏和紅檜林。在鐵軌交會處,還保留了讓兩列運材車錯身的鐵道轉轍器,早已銹蝕,卻仍屹立在鐵道旁,讓人彷彿還可想見從前運輸木材盛況,也成了歷史尋根的最佳見證。
 往前走,雖無緣見到霧氣氤氳,但四周蓊鬱蔽日,抬頭除古木參天外,步道旁翠綠的苔蘚、蕨類和其他地被植物隨處可見,讓雙眼可以一直滋潤在飽滿的大自然綠當中。
 抵達標示三百公尺的地方,右手邊豁然出現寬廣的視野,據說在久雨初晴或霧散之際,可由此遠眺蘭陽平原、雪山山脈的奇峰崢嶸以及洶湧聚散的雲海。如果有幸遇到這種不斷變化的奇景,想必應該就是「天忽作晴山捲幔,雲猶含態石披衣」(宋王庭珪《二月二日出郊》)的詩句所描述的景致吧。

 走到五百公尺處,發現一段懸空鐵道,鐵道上的枕木長滿青苔,刻畫著歷史歲月的痕跡。沒多遠,另一段懸空鐵道的路基已經坍塌流失,好像隨時會落入山谷。懸空鐵道為舊木棧橋歷史遺跡,年久毀損,僅供憑弔懷舊,無法走人,因此兩端都特別豎立著禁止行走的標示,敬告遊客切勿嘗試。
 八百公尺處的一座可容十二人同時通過的吊橋,應該算是整條輕鬆好走的步道中,稍微有點挑戰的路段。這挑戰非關體力,而是膽量,因吊橋長約三十公尺,橋面一人寬,由粗壯棉繩綑綁而成,只能單向通行,走起來搖搖晃晃的。面對橋下方山谷,如果稍有懼高症的話,是會躊躇不前的。偏偏不過這座橋,也沒有其他路徑走到步道九百公尺的盡頭。所以大部分遊客都是鼓起勇氣,一一過橋。
 不過還是看見一對四、五十歲中年夫妻,站在橋頭邊猶豫不決。先生一直鼓勵妻子過橋到終點,太太則百般抗拒,說什麼也不依。先生見我折回,問我後面路段可有什麼特殊之處。我說過了吊橋到終點處,有一道隔離的木牆,木牆後就是被沖刷掉的路基,等待修復。為了替那太太解圍,以免他們繼續僵持不下,我建議他:「如果真怕高的話,也不用太勉強喔。」
 那一天,我和妻子徜徉在一條可以觀山觀雲、探索自然、緬懷往昔的古道,藉由大口呼吸和皮膚的接觸,盡情吸收了有空氣維他命之稱的芬多精,精神特別清爽。因為捨不得快快離開這遠離塵囂的清靜,我們一路走走停停的,等回到步道入口時,才發現不知不覺中已過了近兩小時。
 見晴懷古步道離太平山莊只有兩公里路程,知道的遊客通常都會順道拜訪。怕的是,這路段時常雲遮霧繞,一片白茫茫,一個不留神可能就會閃過這自然歷史與人文資產皆豐的步道,那可就遺憾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