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廣角鏡〉新南向:失衡的「關鍵國家戰略」

547

 ■韋 灝

 蔡政府「新南向」政策自二0一六年九月正式啟動迄今,成效究竟如何莫衷一是。官方說法是:經貿合作、人才培育、資源共享、區域鏈結等四大面向,已取得不少進展;但企學界和媒體輿論則提出質疑認為,「新南向」要擺脫台灣經濟接近百分之四十仰賴中國大陸市場的現狀,並不容易,實施四年以來,成果確不顯著。儘管如此,蔡英文總統在日前的一項論壇發表談話時,仍然堅持定位「新南向」為「台灣將挑戰轉為機遇最關鍵的國家戰略之一」。
 事實上,中國大陸市場對台灣拓展對外貿易而言,有其不可取代性,分散風險固然重要,讓台灣的經濟缺口增加新市場新動力,或許也是不能不走的一條道路;但是,卻沒有必要透過立法設置多重政治障礙,圖阻斷兩岸經貿的正常發展,更何況,那是不容易達成、也是不切實際的做法。
 根據財政部最近公布的進出口統計顯示,七月出口值兩百八十二億美元,前七個月的出口額則為一千八百六十二億美元,較去年同期都略有成長,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延燒的情況下,台灣的出口未見衰退,與其他國家相較,表現算是不錯。財經專家解讀出口數據所代表的意義指出,七月出口兩百八十二億美元,其中大陸、香港即占了一百二十五點八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百分之十二點七,創下史上單月第三高;而光是台灣對陸港出口,就占了總值的百分之四十四點六,足見兩岸經貿往來的高度重要性。
 雖然這幾年兩岸關係陷入僵局,兩會協商中斷,加以近來大陸又不斷在台海附近軍事演習,情勢緊張更加嚴峻,但雙邊貿易交流卻有增無減,最大因素是兩岸特殊的產業分工架構所導致。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即指出,過去二十年來,台灣對陸港享有鉅額貿易順差,「如果兩岸貿易終止,對台灣一定造成致命重創」。這些專家的示警,對過去四年多一再強調「新南向」是關鍵國家戰略的蔡政府而言,恐怕不能不重新思考調整策略,讓兩岸貿易回歸務實的軌道上健全發展。
 蔡總統曾多次指出:「新南向」政策具有高度的包容性,並非和區域內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一帶一路」以及日本、印度的「自由走廊」競爭對抗,而是相輔相成,盼建立互惠互利的關係。但無可否認,由東協十國與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印度等十六國籌組的RCEP,早已於二0一九年十一月四日談判完成(印度中途退出),這幾個月雖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仍將於今年下半年內正式簽署,屆時,台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勢必受到弱化;企業界也憂心未來將面臨更多國際自由貿易關稅不平等的對待,非常不利台灣產業擴展對外市場。工總理事長、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就強調:RCEP年底簽署後,台灣被排除在外,對於石化品外銷將帶來致命傷害。
 因此,蔡英文雖認為推動「新南向」不是和RCEP抗衡,卻無法避免兩者之間的連動影響,使得「新南向」目標的達成,面臨更大的壓力與阻力。未來,在全球產業鏈即將在疫後展開重整之際,政府除了持續以「新南向」作為關鍵國家戰略,也必須理解,東協市場前景固然可以期待,卻不能不「超前部署」因應RCEP實施後對台灣產業的衝擊。更重要的是,政府應跨越政治藩籬,務實面對兩岸經貿交流的無可取代性,鬆綁法令梏桎,這才是台灣穩健拓展對外貿易關係的正確道路。

(作者為台灣資深媒體工作者,本文為大華網路報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