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府城廣角鏡 〉差點拆掉的台南火車站與轉型正義

1640

 詹伯望
 台南火車站就要慶祝一百二十歲生日了。可是,回首二十四年前,這幢建築,卻因為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差一點就要遭到拆除!幸好有蘇昭旭、何宗勳等熱心學生與社會人士極力鼓吹,總算保了下來,讓它擁有文資身分。
 台灣各地興建於日本時代的火車站中,同為第二代,但興建時間較晚的台南火車站,外型不如古典風格的新竹、台中車站耀眼,但卻是唯一的二樓建築,也是僅存唯一附設鐵道旅館的車站,日本時代稱為「台南驛」。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初,還在成功大學交管所博士班就讀的蘇昭旭,因為自行設計了國內第一套火車自動控制行車系統ATC,在鐵道研究領域已頗有名氣,自許對台灣鐵道懷有強烈的使命感。而隨著台南鐵路地下化計畫逐漸成形,浮上檯面,不僅計畫動支三百五十二億元,還擬拆除台南火車舊站,改建綜合商業大樓,引發各界關切。因此蘇、何等人共有十餘名學生發起爭取指定火車站為文化資產,新聞見報後,也引發陳明亮、黃建龍、吳昭明等文史界人士的共鳴,先後加入呼籲保留的行列。
 努力了兩年,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八日,台南火車站被公告指定為「省定古蹟」。但不到兩個星期,台灣省政府就被廢掉,成為行政院的派出機關。其後根據二000年修正的《文化資產保存法》,這座台南市唯一的省定古蹟,升格為國定古蹟。
 可是,蘇昭旭也因此得罪了眾多學閥,始終未能順利完成成大博士班學業。不過,上帝關上了一道門,卻為他開啟了另一扇窗。面對羞辱與刁難,他沒有因此而放棄,他埋首專心著述,陸續寫了四十八本鐵道專書與鐵道智庫全書,去證明鐵道文化資產的價值,為他贏得運輸傑出青年,兩座金鼎獎與綠色奧斯卡獎,證明了沒有博士學位,也可以有重大貢獻,其成就價值遠超過博士學位。
 話說第一代的洋風式樣木造站房,初建於明治三十三年(一九九0年),這也是今年慶祝一百二十歲的基礎。後來因都市發展需求,台灣總督府鐵道部建設改良課遂在昭和七年(一九三二年)展開重新設計,發包施工,四年後完工落成。
 當時旅客穿越寬闊的門廊,進入大廳,售票處位在中央,兩旁為入口;後來則將售票處改到左後方,大廳更為寬敞。主要候車室位在南側,而北側有另一小候車室。一樓原有行李寄放室、旅客服務處、公共電話室及男女廁所。
 大廳之上全部挑空,一樓大廳有樓梯可上至位在候車室二樓的鐵道旅館及餐廳;從餐廳通廊可以俯瞰大廳,修復後廊邊將設咖啡座。鐵道旅館有九個房間,其中兩間為套房,並有酒家、圍棋室及更衣室等;直到民國五0年代初期,市區的觀光飯店尚未蓬勃興建,鐵道旅館都還是旅客的首選,包括主演《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影星凌波,到台南宣傳時都還曾入宿,造成轟動。
 不過,車站附近由旅日華僑「珍珠大王」鄭旺及鄭添根兄弟興建的台南大飯店,於一九六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開幕,成為南台灣第一家國際觀光飯店,直接威脅鐵道旅館的生存,次年宣告停業。
 法界耆宿謝碧連律師數月之前以九十九歲耆齡仙逝,今年亦已八十高齡的黃正彥律師撰文回憶,他一九六六年加入台南律師公會,三年後參與會務,每次理監事開會都選在火車站二樓鐵路餐廳,他資歷最淺,因此擔任記錄多年。不過,鐵路餐廳也不敵站外眾多同業的影響,終在一九八五年停業。
 回首台南火車站保存的歷史,來自許多前人努力,以及有遠見的搶救,才能夠有今日的成果。在轉型正義的今天,建議成大與相關單位,也應該給二十四年前努力的知識先驅受難者,給予平反與肯定。
(作者為文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