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中印撤軍,牽動美國印太戰略布局?

3202
美國印太戰略建構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機制。圖為去年10月四方安全對話機制舉行外長會議。(路透,資料照)

美國總統拜登就任之後,大幅改變川普時期外交戰略,但仍一再重申促進印太地區的自由與開放,並且派遣美軍以實際行動宣示航行自由;二月八日,拜登與印度總理莫迪通話,兩位領袖同意繼續緊密合作。但是,日前印度與中國大陸達成協議,雙方同意從中印兩軍對峙的班公湖區域撤軍。中印緊張關係獲得緩解,是否會影響美國印太戰略?值得密切觀察。

中印邊境長達兩千公里,有十二萬平方公里存在領土爭議,班公湖正位於中印爭議邊境,去年四月之後即屬於中印兩軍對峙區域。去年六月,中印兩軍在爭議邊境拉達克加萬谷發生四十五年來首次死傷衝突,雙方緊張態勢瞬間升級。之後雖然中印兩軍協商撤軍,但因雙方均堅持立場,並未達成協議。二月二十日雙方舉行第十輪軍長級會談,不但達成撤軍協議,雙方還聲明將繼續保持溝通對話,穩步有序達成雙方都可接受的解決方案,共同維護邊境地區和平與安寧。

中印的「龍象之爭」錯綜複雜,邊境爭議更屬歷史遺留的問題。莫迪於二0一四年就任總理之後,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曾頻繁會面,二0一四年九月習近平更曾赴印度進行國是訪問,造訪莫迪家鄉;此外,印度政府還大力引進陸資企業。儘管莫習兩人有意拉近兩國關係,但包括邊境爭議在內,雙方仍然存在若干衝突點。

即以習近平大張旗鼓推動的「一帶一路」而言,大陸有意構建連結大陸、緬甸、孟加拉、印度的交通網絡,但莫迪對此態度審慎;尤其是「一帶一路」當中的「中巴(巴基斯坦)經濟走廊」,由於通過印巴主權爭議的喀什米爾地區,因此更被印度視為中共政權協助巴基斯坦侵犯印度主權。去年七月,莫迪還關閉他曾向習近平祝賀生日的微博帳號,並且全數刪除他與習近平的合照。正因為莫迪既想與大陸改善關係、卻又對大陸存有戒慎之心,中印雙方關係被形容為「友敵」(frenemies)關係。

另一方面,去年二月川普訪問印度,雙方簽署三十億美元軍購協議;去年中印兩軍爆發傷亡衝突後,川普也喊話有意協助印度解決中印邊境爭議。更重要的是,川普政府的印太戰略中,美國將協助「印度崛起」,除向印度提供軍事、情報、外交支持,還建構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機制。川普政府以印太戰略抗衡中國大陸的用意相當清楚。

拜登在與習近平通話之前兩天,就與莫迪通話,白宮方面聲明,拜莫同意「促進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包括支持航行自由,領土完整和透過四方安全對話加強區域架構」。二月三日,印度軍方表示,二月八日至二十一日,美印兩軍將舉行代號為「準備戰爭」聯合軍事演習,《印度時報》指該演習係強調美國對印太地區的安全承諾。從美印的這些動作來看,美國仍將持續強化包括與印度合作在內的印太戰略。

不過,儘管美日印澳四國外長於十八日透過電話進行四方安全對話,但在此之前,日本媒體報導,由於印度不願過度刺激中國大陸,有意與其他三國保持距離。在中印達成撤軍協議之後,又傳出印度將鬆綁大陸資金投資。接下來莫迪會偏向以「友」或偏向以「敵」的態度對待大陸?一旦印度對大陸以「友」相待,是否牽動美國的印太戰略布局?類此問題台灣尤應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