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專欄>橫紋肌溶解後遺症

3708

■吳重達

多年前1位40多歲的女士來診,一坐下來劈頭就說她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來看看醫師有何說法?醫師小小地嚇了一跳,「病人踢館來的?」

這是個瘦到真的只有皮包骨的人,幾乎看不到肌肉,各關節的骨頭突起、凹陷處清晰可見,大約只有教科書上末期神經性厭食症病人的照片,才能看到瘦成類似的狀況。病人主訴全身無時無刻痛,稍做多點活動就更痛,止痛藥是她隨身必備之物,她已吃遍台灣找得到的止痛藥。這病讓她十分痛苦,但她說不會因此而喪志。

她在燥熱的環境下連續工作嚴重中暑,命是救回來了;卻因嚴重的橫紋肌溶解症,造成她近20年來讓群醫束手的狀況。醫師知道這是嚴重橫紋肌溶解症造成的肌肉後遺症,卻也很慚愧地無法解決她的問題。

之後,遍查資料與文獻,找不到關於橫紋肌溶解症存活下來病人得承受肌肉、骨骼系統後遺症的資料。隨著時間過去,這件事也漸漸被醫師淡忘了;沒想到,最近又碰上1位病人,差一點又要讓醫師束手無策。

30多歲退休的男性國家級運動員,10多年前發生橫紋肌溶解症,撿回一條命後雖然仍然能運動,卻失去續航力。他自述,慢跑無法超過5公里,打網球只能撐一盤,十分容易隨時隨地就抽筋。外觀上,他也是十分瘦,但比上例四肢多少還看得到肌肉。

醫師推測,橫紋肌溶解造成肌肉纖維破壞、死亡,死亡的肌肉就會被纖維化組織取代,大難不死後就看肌肉到底存活多少。有能力帶動肢體活動的只有那些殘存的肌肉細胞,纖維化組織一點功能都沒有。少數肌肉做大量工作當然受不了,就用痛,無持續力、抽筋…等來表現了。

病人真的是醫者的活教材。只是,醫師雖學習到了,卻無法提供很多實質上協助,仍然感到汗顏。

(作者為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顧問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