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蘇揆又開疫苗支票,期待別再是芭樂票

2599
蔡總統表示,希望能夠在七月底以前,供應第一波國產疫苗;但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認為,國產疫苗七月絕對不可能通過緊急授權。(取自總統府網站)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高,截至昨天為止,確診案例已近一萬兩千例,確診死亡人數達三百三十三人,台灣民眾對於施打疫苗的期待更加急切。雖然行政院長蘇貞昌八日在立法院明確表示,八月底前會有一千萬劑到位;但對照起過去包括蔡總統及政府官員的說法,政府進口疫苗的支票卻是屢未兌現。如今蘇揆再開支票,民眾只能期待這次真的能夠打到疫苗。

五月之後台灣疫情陡升,甚至確診的死亡比例已逾百分之二點四,高過百分之二點一六的全球平均比例,讓台灣的防疫成功形象光環黯淡。而且,包括工廠群聚感染、端午節人流移動等因素,都讓民眾神經緊繃,深怕疫情高峰還沒過去,或是再爆一波高峰。何時普遍施打疫苗?就被認為是台灣能否擺脫疫情糾纏不清的關鍵。

另一方面,台灣普遍施打疫苗也還必須跟國際社會賽跑,因為歐盟預計夏季開始實施「疫苗護照」,其中波蘭等七國已啟動「數位疫苗護照」,比利時則宣布自七月一日起啟用「疫苗護照」,日本也打算跟進歐盟腳步。美國雖然各州作法不同,但目前全美正想方設法提高疫苗施打率,往解封的方向衝刺。如果台灣的疫苗施打進度無法追趕上這些國家、地區,勢必不利於台灣民眾出境經商、旅遊。

但是,面對台灣疫苗嚴重不足,台灣民眾又只能心急如焚地等待著;蘇揆強調八月底會有一千萬劑到位,應當也是基於此一心理。然而,蘇揆的這個支票,已不是政府第一次針對進口疫苗做出承諾,而過去的說法則是一次又一次地禁不起考驗。例如,去年十一月十七日,疫情指揮中心指出,規劃一百一十五億元台幣購買進口疫苗,今年年中可望施打;去年十一月二十日,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已和數家疫苗廠簽約,近期將付訂金。這些說法都讓民眾寄予期待,但最後期待仍是落空。

再如,二月十日陳時中說,台灣已買到五百零五萬劑莫德納疫苗,預計五、六月間分批到貨;但是到目前,扣除國際捐助,真正採購的到貨量不到八十八萬劑,證明陳時中的說法只是夢幻泡影。五月二十五日,蔡英文總統指出,六月「外購」疫苗預計到貨兩百萬劑,但陳時中卻說這兩百萬劑包括美日捐贈的一百九十九萬劑,顯然又是說法不一,而且六月能否到貨仍有變數。

至於包括蔡總統和蔡政府官員高度期待的國產疫苗,同樣也是問題重重。儘管蔡總統表示,「希望能夠在七月底以前,供應第一波國產疫苗」;但已辭去國產疫苗審查委員的中研院院士陳培哲日前即斷言,台灣的國產疫苗七月絕對不可能通過緊急授權;高端疫苗二期試驗執行總主持人謝思民也質疑,不能理解為什麼還沒解盲成功,政府就先下單五百萬劑。質言之,國人都支持國內廠商自行生產疫苗,但能否趕上七月底、甚至蘇揆說的八月底,至今沒人敢打包票!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歐盟實施「疫苗護照」批准的疫苗只包括輝瑞、莫德納、AZ、嬌生四種,並不包括台灣的高端和聯亞,這也勢必影響國人施打國產疫苗的意願。

總體而言,蘇揆此次再度開出疫苗支票,雖然又燃起國人希望;但是國人更期待的是,這次是真的能夠打到疫苗,而且是讓國人可以悠遊歐盟、美國、乃至於日本等國家、地區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