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產業、政府因應疫情常態化措施 議員、專家提看法

509
高雄市議會舉辦「面對疫情常態化下的產業發展模式及政府治理機制」公聽會,由市議員黃柏霖主持。(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會廿八日舉辦「面對疫情常態化下的產業發展模式及政府治理機制」公聽會,由市議員黃柏霖主持,盼藉由這些專業建議,讓城市治理及產業轉型朝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會中,多位學者專家就疫情期間政府推出政策提出針砭,並建議政府除了關注產業受損狀況與就業的困境外,也應調整思維與技能順應時勢變化,同時也針對高通膨時代來臨提出警訊。

黃柏霖議員表示,台灣的產業大有可為,重點在於如何將利基結合,如果能透過學校研發及行銷的能量,產業發展將大有可為。

黃柏霖表示,很多事情可以多點想像力,事先預想、多一點準備,萬一事情突然遇到了,一定能做得更好。而不管是政府、公務員或教師,他建議工作的技能也必須有所調整,以因應未來瞬息萬變的世界局勢。

高雄大學政治法律系教授兼院長廖義銘指出,疫情常態化會往三方面發展,包括線上線下一體化、外送隔板正常化、防疫物資商品化,他建議政府應採取相關的配套機制,例如外送安全保障、降低平台使用成本、交易的安全監管等。

此外,他也指出,高雄的好家載不實用的原因,在於不是和大眾常用的平台結合所致。

正修科技大學副校長鄭舜仁表示,過去大眾都認為朝令夕改是錯誤的,不過疫情間這才是最夯的做法,所以高雄市這段時間經常針對疫情變化進行滾動式修正,受到外界認同,顯見市府積極走在最前端,雖然好家載的設計有瑕疵,但是與其他縣市相較,仍然是便民的服務。

義守大學副校長李樑堅認為,疫情發生後產生很多變化,如畢業生很難在服務業找到工作,餐廳無法正常營業,造成養殖漁業的漁產滯銷,遠距醫療對偏遠地區效果不彰,詐騙、家暴案件增加等。

李樑堅建議市府應留意城鄉與市區間的教育資源落差應留意,而目前必備的隔板如果能加以數位運用,可能危機就能變轉機。另外,對於種疫苗死亡及確診死亡者,政府應多給予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