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中的台灣未來〉系列論壇5 揭兩岸協商秘辛 施威全談「密使」重要性

記者王柏倫、陳威穎/新北報導

新北市文化基金會點子學校舉辦的「風雲中的台灣:系列線上論壇」,九月二日邀請倫敦大學伯貝克法律學校博士、曾任陸委會簡任秘書兼主任委員辦公室主任(2009-2012)的施威全,談論過去兩岸協商的過程、背後相關人員付出的努力,以及協商中應該注意的事項。

(記者王柏倫、陳威穎攝)

施威全在演講一開始便開門見山地表示,協商最重要的是要注意「目標明確」。他認為,談判的目標確立後,要自己建立模板和優先次序,因為不可能談判一開始就攤開說目標,而是在談判過程中慢慢形成,所以政府間的談判,時常有旁觀者都不清楚最終目標,而這些目標也無法完全公開。

談到政府間的協商、談判,施威全提到「密使」的重要性,由於密使比正式談判代表更容易接近決策者,因此可能更容易做出符合掌權者意識的決定。施威全表示,馬政府時期,陸委會便是透過與時任主委賴幸媛接近的密使,與大陸國台辦時任主任王毅親近的對口來往,如此便有直接交換意見的機會。

(記者王柏倫、陳威穎攝)

施威全舉例,當時有一個案例是我方與大陸協商完成、即將定案時,卻遇到前言用詞談不攏的問題,我方希望寫上「基於世界的普世價值」,但陸方不同意提到「世界」或「國際」等字眼,後來我方便透過密使與對口溝通交涉,最後雙方才談妥決議用「人類」。施威全強調,若照原有的正式管道協商,就連這個用詞問題可能都會繞一大圈,當時因為已經建立起特殊管道,才得以避免經過複雜的程序。

密使在國際和歷史上也相當常見,施威全指出,在冷戰時期,美國與蘇聯同樣存在密使,當時蘇聯透過密使取得與美國溝通管道,有了私底下的聯繫,雙方在古巴危機時,即便發生軍事對峙,也能夠避免雙方產生誤會而發生衝突。

密使有別於正式管道,只能存在於檯面下,並遊走在對立的雙方,因此施威全認為,密使必須要沒有個人利益。施威全進一步指出,從2012年鍾鼎邦事件時期,就有部分遊走兩岸的立委雙邊討好、邀功,而這類人其實不能稱為密使,因為他們沒有得到授權,且密使最好的人選就是掌權者的屬下,才能真正確保沒有個人利益。

(記者王柏倫、陳威穎攝)

透過密使進行溝通雖然比正式管道更有效率、更容易談判成功,但是仍會有「副作用」,施威全表示,密使因為直通雙方的決策者,因此常常淪為對手施壓的管道。施威全舉例,馬政府時期的陸委會雖然與大陸方面有聯繫管道,但因我方常常立場相當強硬,大陸方面頗有微詞,後來賴幸媛至美國演講時,談到兩岸關係進而引起中共不滿,陸方便透過與我國安會的聯繫管道施壓,而當時的國安會竟也接受陸方意見,而有批評賴幸媛的發言。

台灣與大陸組織體系有相當大的不同,施威全指出,中共是使用多元策略、多元窗口,透過不同的管道與我方不同層級的人士溝通,且陸方始終會維持一致立場,最後也都會回歸到統一的說法或底線;而台灣則相反,地方政府不一定會聽從中央的立場,因此民進黨執政後才會出現所謂的「藍八縣市」,由八個藍營執政的縣市首長一同赴大陸談交流合作。

(記者王柏倫、陳威穎攝)

施威全也提到,陸方在談判時常常「遇軟則硬、遇硬則軟」,因此我方的黨政高層必須要能辨識對方真正的底線,才能避免被對方予取予求,但許多藍營人士都會遵循陸方的意見,將陸方的訊息當作是最終底線。施威全強調,「不要被他們嚇到」,陸方很多底線或堅持其實並非無法突破。

最後,新北市文化基金會執行長林芥佑總結時表示,台灣在與大陸談判時,確實應該善用「民主」這塊招牌,必須堅定的傳達給對方,讓對方了解我方談判必須依照民意行事,而非個人意志或個人利益。林芥佑認為,談判過程若出現了個人利益,我方立場便會矮人一截,因此若能將台灣的民意當作後盾,對我方才是最有利的。

即時

測試 Cloudfront-20241015

測試 Cloudfront-20241015 ...

測試圖片 二

Test12   中 ...

科技城平交道多 新市鐵路亟待地下化

記者張淑娟/新市報導 台南市新市區短短不到一...

卯起來食毛豆舞青春 新市區農會很毛豆

記者張淑娟/新市報導 「食毛豆舞青春...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