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壟斷權力,蔡政府自曝民選獨裁本質

3013
行政部門恣意擴權、立法權多數專制已成為台灣民主社會的常態。(中央社,資料照)

今年中華民國行憲紀念日之前幾天,蔡政府公然違反民主程序,忙不迭地推出爭議性極大的「新竹縣市合併及升格案」,還動用立院多數暴力強行將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逕付二讀,剝奪立委審查預算之職權。相較之下,民進黨沉溺於外媒對台灣民主發展的肯定,非但與蔡政府這些蠻橫行為名實不副,也自曝民進黨獨裁專斷的本質。

過去這一年來,蔡政府一再吹捧我國對外關係處於最佳時刻,並且希望藉由外部抗陸氛圍抗拒在野黨的監督,時常把反對蔡政府的不同聲音都抹紅成親共賣台,還用公帑豢養側翼團體,美其名為宣傳政策,實質上是企圖控制網路風向,營造有利於執政的輿論環境。民進黨一再否認網軍的存在,但事實擺在眼前,副總統賴清德就曾遭自己人的摜壓,相信他最能感同身受吧!

很顯然,心高氣傲的蔡總統已不願掩飾自己專斷性格,越來越容不下任何批評聲音,甚至連黨內不同意見都無法接受,「謙卑、謙卑、再謙卑」早已隨風飄散,取而代之的是倨慢與擅權。行政團隊也有樣學樣,行政院長蘇貞昌公然在國會向立委嗆聲,政務官不必為錯誤政策承擔政治責任,證明民進黨已淪為只問權勢、不管是非的投機政黨,結果就是反民主言行隨處可見。

因此,國人看到的不再是接受在野黨監督的執政黨,而是被執政黨把持、墮落為行政院立法局的非正常國會。行政部門恣意擴權、立法權多數專制已成為台灣民主社會的常態,更別說民進黨掌控的司法權早棄守行憲護憲的最後防線。若說馬政府時代的民主因在野黨橫行而失能,現在蔡政府的民主恐怕只能用「民選獨裁」來形容。

更甚者,民進黨炒作仇共激情,藉此打壓主張兩岸和平共存的溫和聲音,導致兩岸關係更趨向敵意上升對峙的螺旋狀惡化,加深彼此誤判的危機。對民進黨而言,受控的兩岸緊張有利於選舉動員,更容易操作抹紅在野黨的伎倆,畢竟國家安全永遠是掌權者打擊反對黨的最佳王牌。

因此,國人看到蔡政府全力反擊四項公投案時,從不敢正面回應對食安、能源及直接民主的質問,反而將公投案導向「抗陸愛台」的政黨對決。最後果然達到嚇阻效果,四項公投案都未能通過,也更加讓蔡政府有恃無恐地執意推動「竹竹併」的爭議修法草案,進而重創國會自主精神,失去民意監督的民主精髓。

在蔡總統堅持下,民進黨藉由立院多數暴力輾壓反對聲音,更印證馬英九前總統認為台灣已成為「不自由的民主」的評語是正確判斷。尤其民進黨以網軍惡意抹黑在野黨的作法,加深破壞民主體制、恣意妄為的惡名。倘若國人依然對此無動於衷,中華民國的民主政體恐怕將淪為民進黨爭權奪利、予取予求的禁臠,如此偏差發展絕非國家之幸、人民之福。

掌權者因外媒肯定而感到自滿,但對照起民進黨先射箭、再畫靶的決策程序,更令人感到怵目驚心。為了權位,民進黨早將「尊重少數」的民主真諦拋在腦後,權力制衡更成為空中樓閣。

就幾天之前,曾為爭取台灣民主而付出慘痛代價的前副總統呂秀蓮指出,「獨裁者是人民寵出來的」。倘若不是蔡政府、民進黨假民主之名、行蠻橫專斷之實,將台灣的民主政治逐步推向有形無體、任黨擺布的空殼,呂前副總統怎會說出這句如此沉痛不已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