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衝突根源難獲化解,美陸對抗恐續升級!

557

美國副總統彭斯的兩次演說凸顯了美國和中共政權的意識型態差異。(路透,資料照片)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中國大陸旋於二日宣布暫停審批美國軍艦前往香港休整、對五家美國非政府組織實施制裁;大陸外交部挑明要求美方糾正錯誤,停止任何插手香港事務、干涉大陸內政的言行。美陸貿易戰至今猶未解決,香港問題又讓兩國關係雪上加霜。究其原因,美陸爆發衝突的根本問題始終難獲解決,因此不能排除未來對抗態勢恐將持續升級的可能。
 美陸貿易戰打打談談,美方幾乎都站在施加制裁力度較大的一方;上月一度傳出雙方已針對貿易協議達成「原則共識」,並且可望於明年一月簽署第一階段協議,但如今看來又恐成「鏡花水月」。這場冷戰之後大規模的美陸衝突何時可以落幕?至今讓人難以樂觀看待。
 一九八O年代後期西方學界逐漸興起用於觀察、分析國際關係的「建構主義」。建構主義強調文化、制度、規範、意識型態等非物質性因素對國際關係的影響,行為者與環境組成了國際社會,這些非物質性因素影響每一個行為者的自我認知及利益,從而左右了行為者的行動,以及行為者之間的互動,國際社會結構則是動態性的變化。
 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和大陸這兩個世界強權之間至少存在著兩個根本性的對立:意識型態與愛國主義。美陸在這兩個根本性的對立上不但有著相當大的矛盾,而且在川普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各有所需之下,矛盾的程度有增無減。
 以意識型態而言,美國始終堅持自由民主。儘管大陸的中共政權也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的集權路線,但在川普執政之前,美國長期對大陸採取「交往」政策,其目的在於希望藉由歐美國家對大陸的協助與合作,讓大陸經濟快速成長,最後改變大陸的共產體制,促成大陸的自由民主。
 然而,川普就任總統之後,交往政策的效果更加受到美國朝野質疑,美國副總統彭斯即為代表人物之一。去年九月彭斯發表演說,直指大陸「建立起前所未見的監控國家」;今年十月下旬彭斯再度發表演說,又直指面對大陸「經濟侵略與侵犯人權的行為,美國政壇不僅保持緘默,而且往往助長這些問題」。透過彭斯的這兩次演說,外界不難了解何以川普對大陸不會善罷干休。
 再以愛國主義而言,川普繼二O一六年競選總統喊出「讓美國再次偉大」之後,爭取連任的他再喊出「讓美國繼續偉大」,並指「美國夢回來了,而且更強勁、更偉大」;相對於川普的「美國夢」,習近平早於二O一二年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兩個強權各自有夢,而且在不同意識型態的引領下,實現「美國夢」和實現「中國夢」的路徑與目標又多有互斥;當習近平將鄧小平留下的「韜光養晦」外交方針改為「奮發有為」,並強調「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美陸兩強各自的愛國主義勢必持續相互衝撞。
 儘管大陸對美國祭出制裁動作,但目前仍屬「鬥而不破」的狀態。例如,二OO二年三月、今年八月,大陸皆曾拒絕美國軍艦前往香港;大陸目前採取的制裁強度,也低於許多外交手段;換言之,大陸方面仍為未來交手預留了進攻或轉圜的空間。
 值得台灣注意的是,美國雖仍以世界秩序維護者自居、大陸也對美國提出新一波制裁,但雙方仍各有自我克制的一面;昨天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史達偉即表示,美國會繼續信守美陸三個聯合公報、不稱台灣為國家。顯然,美國並不打算與大陸鬥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