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長照不再悲歌 民眾黨籲運用修復式司法修補社會安全網

330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針對不堪長期照護壓力而弒親的悲劇屢見不鮮,民眾黨黨團十五日呼籲,在刑罰之外,也能運用「修復式司法」概念,積極提升長照量能,多管齊下修補社會安全網,避免人倫悲劇一再發生。

母親節前夕,一名79歲母親因不堪40多年照顧壓力,以膠帶纏繞身障兒口鼻致死,引發各界關注長照議題。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副總召賴香伶、立法委員吳欣盈、黨團副主任兼發言人楊寶楨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要積極避免這類長照人倫悲劇一再發生。

賴香伶指出,長期照護加重心理負擔,有些人可能因此選擇犯罪,為平衡刑罰及法理情,可以引入「修復式司法」概念,將其視為一種特殊狀況下的「受害者」,並納入犯罪受害人的司法保護體系中,期盼修復人際關係的破壞、重建社會和諧,而非僅僅對犯罪行為進行懲罰,這才符合民眾黨團所強調,建立社會安全網的初衷。

同時,對長照需求攀升,長照機構卻大缺工,賴香伶直言,主要與低薪、勞動強度高有關,呼籲放寬對外籍照護員的引入限制,確保個案都能得到適當的照護,提升照護品質。

吳欣盈表示,疫情這三年,台灣社會安全網破洞更形嚴重,二0二二年政府投入超過六百億長照預算,提供國內八十二點九萬名長照需求人口服務,但統計到去年五月,照服員人數為九點二萬人,雖有增長但仍不足,政府部門必須盡快「補破網」。

吳欣盈指出,目前台灣主管移工的勞動部和主管長照制度的衛福部,對移工是否納入長照體系的想法不同,正是造成長照困境的原因。國發會應負起部會協調責任,全面盤點人口、醫療、長照、教育培訓等政策。

此外,照顧者處於長期壓力下,喘息服務更具重要性,需要適時放鬆身心,楊寶楨建議,政府需要思考採行「社區換工」或者推動「鄰里互助」等多元做法,並制度化去推廣。

民眾黨團呼籲,政府落實長照政策應融入更多新思維,善用不同資源,提升社區長照品質,放寬外籍照護員的引入限制,更期盼朝野共同推動《數位醫療發展條例》立法,為「超高齡社會」預先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