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工行善團專題〉王鑫基帶頭 堅持做對的事

王鑫基(左五)和工會志工們感情如同一家人。(記者陳佳伶攝)

台南市「做工行善團」的「桶箍」是南市勞工局長王鑫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幾乎不休息,以過人的毅力和耐力,每天奔波於辦公室、工會、修繕、義剪案場帶頭做,二十多個工會五百多位志工看在眼裡深受感動,自願跟著他的腳步,一起「堅持做對的事」,做工行善團的公益行善平台有越來越多的工會志工主動加入,以各自專業功夫及積福善念,上山下海一心只為幫助弱勢,更在創造人生價值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快樂。

王鑫基是農家子弟出身,個性純樸務實,平時話不多,從小的家訓就是要認真將事情做好,不能投機取巧,他思慮清晰,堅持做該做的事,總是默默的以身做則,帶頭做,遇到事情就想辦法解決。

職安研究所碩士畢業的他,曾擔任大台南總工會理事長九年,和工會有過命交情,登高一呼眾人響應;他在現場重視工安,讓志工夥伴們特別安心,他也鼓勵勞工不只是勞工,每個人都能創造人生不同的價值,在他的行動號召下,做工行善團的陣容越來越壯大。

王鑫基回憶,每個修繕案都有讓人心酸故事,第一案是一0二年底到南區訪視吳姓職災勞工的震撼故事,起心動念幫忙修繕,十多年來有歡笑有淚水,經常遇到資金困窘,也總有及時雨襄助,彷彿老天爺也眷顧這一群人,冥冥中一切都有安排。

他記得官田的修繕案需要七十萬元材料費,正愁錢時援助就到,修繕工程趕在一個半月內,在春節前完工,讓弱勢家庭可以在安全溫暖的房子過新年。

玉井一戶火災受災戶修繕材料費需要八十萬元,還在傷腦筋如何籌錢,當時的副總統賴清德到美國分享台南推動做工行善房屋修繕工作,他的朋友捐了近百萬元,剛好可以派上用場,顯然「老天都有安排」。

不只是這樣,修繕案中很多是要搭建鐵厝,最怕遇到下大雨,即使是雨季時,記憶中都是搭完鐵厝才下雨,志工夥伴們都笑說,連老天爺都在「看顧逗幫忙」,修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疑難雜症,也總會在關鍵時刻出現貴人,讓一切難題迎刃而解。

勞工局長王鑫基(中)以及電氣工會志工隊長杜文寶(右)、勞工局專委莊政憲(左),施工前到修繕案現場場勘。(勞工局提供)
貴人相助夥伴力挺 愈做愈起勁

一路走來,除了做工人ㄟ愛,許多人也都伸出援手來,做工行善團在賴清德市長任內成團,原來以職災勞工為主,賴市長定調擴及為獨居等弱勢艱苦人修屋;修了房子缺少家具,接任的市長黃偉哲推動設立二手家具倉庫,由木工和油漆工會志工將各界捐贈的二手家具重新整理、上漆,再由志願服務協會志工將二手家具「包膜」後,再送給需要的房屋修繕家庭使用;市長夫人劉育菁也常帶水果、飲料到場慰勞志工辛勞,讓大家愈做愈起勁。

繼弱勢家庭房屋修繕後,啟動工會志工定時定點義剪服務,一名住養護機構的百歲長者,在接受客製化的義剪服務後,比出大拇指說「讚」,覺得自己「很幸福」,就是這樣的肯定,讓志工充滿成就感,再累也要抽時間參加義剪。

王鑫基說,每天他不是在辦公室、在工會,就是在修繕、義剪現場跑,為志工打氣加油,一天車程來回三百公里是常有的事,說不累是騙人,但是,看到可愛的志工夥伴們真情相挺,以及每完成一件修繕案,看到弱勢家庭因為住家環境大改造,「終於有遮風擋雨的家了」,笑淚交織的面容,這樣有意義的工作要繼續堅持做下去。

弱勢家庭房屋修繕,不僅走過全市卅七區,還擴及高屏、雲嘉、南投等地,曾有屏東的修繕戶的小朋友,看到志工修屋展現愛心一面,感動的向父母說,長大後也要效法助人精神,要幫助別人,這就是「善的循環」,也是台灣最美的風景;王鑫基將繼續匯集愛心和力量,讓陽光照進來,讓弱勢民眾都能有安全溫暖的房屋可棲身。 (記者陳佳伶)

勞工局專委莊政憲(左)走過每個修繕案場,和志工們建立深厚感情。(記者陳佳伶攝)
莊政憲吳素珍重要左右手

做工行善團一做十多年,勞工局長王鑫基帶領三百多位修繕志工一起打拚,交出漂亮成績單,勞工局專委莊政憲、勞安福利科長吳素珍扮演左右手,居間聯繫、協調、溝通和記錄,是做工行善團能順利推動的重要幫手。

莊政憲主要在修繕現場進行督導,協調溝通,以及公部門行政支援等,他行動力十足、記憶力佳、會認路,十多年來,他走過大大小小的修繕現場,認得各工會志工,腦中有一個志工的資料庫,各種修繕需求一來,他腦中馬上就能對應出,該找哪一個工會、哪些志工來處理最好。

大台南幅員廣大,志工場勘、修繕行程綿密,他能在最短時間內,帶志工場勘、討論如何施作,也會依多年修繕現場經驗,從旁適時提供建議,讓修繕工作維持高度執行力。

莊政憲不僅和工會志工建立夥伴情感,對二百六十多個修繕案場故事如數家珍,了解修繕案家遇到各種艱苦狀況,也經常鼓勵案家,「最艱難的狀況過去了」,家人也支持他參與做工行善。

莊政憲是柳營人,原本在北部郵局工作,後來到台南縣政府勞工局工作;女兒目前就讀台大,兒子得了罕見疾病,一家人從不認為是負擔,家人間情感更為緊密,並珍惜這樣的善緣,他認為「身在公門好修行」,參與做工行善團看到志工們無怨無悔付出,覺得從中學到很多。

吳素珍是柳營鄉下長大的小孩,個性樸實做事認真,通過公務員考試後,她協助做工行善團的業務推動;在修繕現場她負責各種行政庶務工作,就像場記一樣,工會志工前後工程交接,她都需要拍照、錄影做成各種記錄。

勞工局勞安福利科長吳素珍,假日就到修繕案場忙進忙出。(記者陳佳伶攝)

吳素珍話不多,在修繕案場,她總是默默的做好負責的工作,待人接物客氣、體貼,臉上總掛著笑容,笑起來就看到她招牌酒窩。

吳素珍的親和力,使她和工會志工間建立深厚情誼,她將志工視為好朋友,假日一起到修繕現場做善事,她喜歡以手機拍下志工們在修繕現場用心付出的身影,也由修繕過程中,看到很多感動人心的故事,能參與這樣有意義的事,她深感幸福。

(記者陳佳伶)

修繕且清潔後的回收家具包膜封存。(記者盧萍珊攝)
二手家具再生 嘉惠弱勢

走進勞工局隆田二手家具倉庫,映入眼簾是各式回收家具分類堆放,透過做工行善團的志工巧手修復、整理、包膜,載送到弱勢家庭延續新的生命,讓「有情有疼心ㄟ厝」倍感溫馨。

推動做工行善團的勞工局長王鑫基指出,協助弱勢家庭修繕房屋後發現,房子翻新後,弱勢民眾的家具不堪使用,因無力負擔添購新家具,又成為另外一個問題,心想若能媒合將回收的家具送給弱勢家庭使用,不僅符合環保,也能減輕弱勢負擔,於是開啟尋找二手家具的「家」。

只是堆放回收家具地點尋覓不易,不但空間要夠大,地點還要適中,方便做工行善團志工協助整理,遍尋各地後,一0八年二月間,決定利用環保局隆田陸橋下,原官田清潔隊閒置的辦公室及休息室,改造成二手家具的儲藏空間。

倉庫有了著落,各界捐贈的二手家具更是源源不斷,從學校圖書館汰換的書桌、電腦椅、檔案櫃、書櫃、到企業宿舍捐出的置物櫃、衣櫥、櫥櫃、床組、彈簧床、床頭櫃等,種類相當多元。只是送來的家具需經過清潔、整理、修復,包括台南市木工業職業工會、油漆工程業職業工會的志工,發揮巧思及巧手,將書報架改成鞋櫃、書櫃改為衣櫃,讓回收家具延續新生命,修復改造的家具暫時堆放在倉庫內,經台南勞工志願服務協會志工清潔,再行封膜存放,以利需要時載送到弱勢民眾家中。

台南勞工志願服務協會志工將回收的二手家具清潔,整理。(記者盧萍珊攝)

王鑫基說,二手家具贈送對象有身心障礙者、原住民、邊緣戶、獨老等,且擴及到屏東、高雄、南投等地,印象最深刻是安平區有名獨居身障長輩,住家發生火災後無力修繕,十多年來都是坐在藤椅靠著門板睡覺,送來床組後,長輩吐出一句「終於可以安心入睡」。另在新市區的阿嬤收到床組、電視櫃等,才得以汰換年久損壞且搖晃不堪使用的老舊木板床,阿嬤的句句感謝,就是團隊最大肯定。

(記者盧萍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