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不給糖就搗蛋!」的萬聖節即將到來,食藥署23日提醒家長及老師,選購糖果應注意的包裝與標示,尤其應小心是否含有牛奶、堅果等過敏源,並留意兒童吞食安全避免被糖果噎住。
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侯沂錚表示,家長選擇對的糖果必須掌握的關鍵,最重要的就是檢查糖果包裝完整度,與選擇標示清楚的產品,必須明確有內容物名稱、營養標示等資訊,像糖果常見過敏原有芒果、乳製品、花生或芝麻等堅果類,且需減少糖分攝取。
以4至6歲孩童為例,每天糖分攝取量不超過9顆方糖,家長可選擇糖果替代品,如原味果乾等,避免天天吃糖果,才不會出現蛀牙、發育不良、增加體重等情況。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指出,市售完整包裝的糖果應用中文及通用符號標示產品的品名、內容物名稱、淨重、容量或數量、食品添加物名稱、製造廠商或國內負責廠商名稱、電話號碼及地址、原產地、有效日期、營養標示等內容,及經衛生福利部公告事項,如標示食品過敏原等。
至於散裝販售的糖果,有商業登記或公司登記業者,必須插牌或立牌標示,林金富表示,即使是小包裝糖果都應該有明確標示,只是規定較簡易,但也要有品名、有效日期、國內負責廠商與電話、產地與過敏原,若家長不能確定成分,建議還是選購完整包裝糖果較有保障。
另外,目前市面上流行的蠟瓶糖,但近3年食藥署都沒有收到蠟瓶糖相關邊境申報查驗,亦即市售蠟瓶糖都非合法報驗進口的糖果,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可處違法販售業者3萬元到300萬元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