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萬聖節即將到來,但網購的「電子糖果」卻可能是假冒的電子煙產品。國健署提醒青少年遵守電子煙「3不政策」:不嘗試、不購買、不推薦;家長也應留意孩子的購物行為,避免觸法和危害健康。
國健署110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顯示,國中生電子煙使用率由107年1.9%上升至3.9%;高中職生由107年3.4%竄升至8.8%,推估超過7.9萬名青少年正在使用電子煙。
因此,112年3月22日修正施行的菸害防制法全面禁止電子煙,使用者最高處新台幣1萬元,提醒青少年「3不政策」(不嘗試、不購買、不推薦),以免觸法。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指出,大部分電子煙含有尼古丁,而尼古丁將引發成癮性的問題,並影響青少年的大腦發展,甚至對胎兒的大腦及肺部發展造成損害。
此外,電子煙中還含有許多致癌化學物質,可能增加罹癌風險。韓國一項針對超過3萬位名高中生的研究結果顯示,使用電子煙者罹患氣喘的風險是不曾使用電子煙者的2倍以上,且電子煙可能是影響氣喘的危險因子。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年也指出,電子煙對健康有負面影響的證據越來越多,且亦無法證明其有助戒菸。
菸草業者利用口味和酷炫包裝吸引年輕族群,偽裝成糖果誘使購買。為了規避查緝,業者常將產品圖片替換成糖果、點心或暗語,誘使購買或當作交換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