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元傑
美國總統川普明年一月二十日重返白宮,拜登卸任前,國際正是多事之秋。川普揚言對全球加增關稅,俄烏戰火、敘利亞戰事都在惡化,法國總理才上任三個月就倒台,韓國總統尹錫悅發動六小時的短命戒嚴更是震驚國際。
台灣方面,賴清德總統上任後首度出訪,降格待遇,凸顯了台灣的國際處境更形艱難。意外的是,民進黨團一則呼應尹錫悅戒嚴的發文,雖然緊急撤文,卻成了全球唯一,搏到了國際媒體版面。
民進黨挺戒嚴 搏到國際版面
賴總統十一月三十日至十二月六日進行「繁榮南島智慧永續」三友邦之旅,去程過境夏威夷停留二晚,接續訪問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吐瓦魯,再過境關島停留一天,最後拜訪帛琉後返台。這是賴上任後首度出訪,卻未引起國際關注。
外交有沒有成果,有一定的客觀指標可檢視。賴此行過境美國夏威夷,以機邊接機、鋪設紅毯獻花,卻有我涉外人士聲稱「是歷年來最高禮遇規格」?這種有違事實的說法,更讓人質疑是刻意昧於形勢的大內宣:
其一,接機規格並非最高。前立委、現任國民黨海外部主任陳以信就表示,他在擔任總統府發言人時,二0一五年、二0一八年陪前總統馬英九過境美國,兩次都是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親上飛機迎接,美國聯邦眾議員則在機梯旁守候歡迎。
其二,過境外交被邊緣化。美國本土轉機的「過境外交」,是我元首出訪過程中最具外交實質意義的部份。但賴的元首外交,未能隨馬英九、蔡英文腳步踏上美國本土,反而退縮到遠離華盛頓七千公里外的島州夏威夷及領地關島。
其三,接待層級明顯降格。賴以元首身分過境訪問夏威夷,由州長、檀香山市長、警局長接待,沒有任何美國聯邦級別政要或參眾議員與之見面;也未能安排參訪如印太司令部等重要政經機構,凸顯與賴身分及重視區域安全的行程。
賴總統南太行 外交成果單薄
其四,無外交文書固邦交。三友邦雖然人口合計不及十萬、國土面積小,但位居南太平洋戰略要津,漁業資源也相當豐富。但這一趟元首出訪,並沒有帶回與友邦簽署任何促進合作交流的條約、協定、備忘錄、共同聲明等。
其五,與川普厭惡者通話?賴此行多半是閉門演講或只能遠距通電、視訊,其中還包括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但此人卻是川普厭惡的政治人物。川普就要重返白宮,此時安排賴與裴洛西互動,是否會產生反效果?
拓展國際空間,是朝野共同目標,面對外交困境,國人必須共同承擔。賴總統此次南太之行,美方反應冷淡,成果單薄,可謂形式大於實質。客觀形勢必須認清,坦誠面對,找出因應之道,無需擦脂抹粉,更不該掩耳盜鈴。
賴總統出訪期間,韓國爆發戒嚴鬧劇,震驚國際。尹錫悅以戒嚴手段「維護自由憲政體制」,要阻止「暗黑勢力」侵蝕國家的說詞,民進黨團網路發文呼應、心有戚戚,引發爭議後又立即刪文。
美國表態直指尹錫悅下令戒嚴是「嚴重錯誤」,全球民主國家也給予撻伐,尹錫悅後續還要面臨彈劾、內亂、叛國指控;台灣這一只「挺戒嚴」文卻成了全球唯一,並被國際媒體廣泛報導。
南韓政局動盪 東北亞受牽連
憲法雖賦予總統頒布戒嚴的權力,但戒嚴只有在應付戰爭或叛亂等非常事變,才會進行軍事統治;即使國家遭遇天災、癘疫,或國家財政經濟上有重大變故,也只是發布「緊急命令」,並以動員為主。
戒嚴與民主是對立詞、反義字,民主,不會戒嚴;戒嚴,就沒有民主。戒嚴,就是軍管、宵禁、控制政治活動與媒體,尹錫悅踩到民主紅線,引發韓國政勢動盪,連帶東北亞區域安全也跟著不穩定。
民進黨是反對戒嚴起家的政黨,立院黨團竟然直接引用尹錫悅的戒嚴說法與邏輯,發文公開呼應,從政黨發展史及民主體制來看,都顯得格外諷刺,被批根本是反民主、秀下限。未來,有三個指標值得後續觀察:
其一,民進黨的「代際傳承」已經蕩然。昔日的創黨要角已經凋零或邊緣化,從「政黨理想性」來看,與目前掌權者相較,人事已非。其二,「政黨核心價值」遭到質疑,政黨及執政形象已經受創。
其三,總統兼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會如何處理?或無所謂,或僅以「民主不走回頭路」輕輕帶過?還是會慎重其事,追究貼文責任?宣示任內絕不會戒嚴、不以戒嚴解決朝野鬥爭、不以軍隊干涉國會?
高科技先進製程 外移成趨勢
其實,民進黨團貼文的背後,反映出民進黨政府將中國大陸視為「境外敵對勢力」、國會卻受到「朝小野大」侷限的政治現實。兩岸官方對話交流中止,綠營修訂國安五法、反滲透法,大陸又多次圍島軍演。兩岸關係快速走向凍結、倒退。
近期,傳出國防部配合政府「國家轉型正義教育行動綱領」,決刪除官校通識教育的「中國現代史」,改為「世界歷史」,並縮減國英文及孫子兵法課程。此舉被在野批是在搞「清洗史觀」,也引發「國軍變黨軍」的非議。
再看馬英九基金會邀陸生團來台,陸生宋思瑤一時脫口「中國台北隊」,陸委會擬對主辦方祭出行政處份;以及觀光業者陳情解除禁團令未果,兩岸官方互相指責對方施壓、阻撓,觀光團目前仍持續卡關,還看不到解套跡象。
兩岸僵局未解,敵意螺旋卻在上升。台灣周邊區域經濟組織如RCEP、CPTPP,台灣都無緣加入。如今,川普就將走馬上任,除了向台灣索求保護費、要求加碼採購美國貨外,先進製程高科技產業外移已是大勢所趨。
台灣的整體戰略迴旋空間,已明顯遭到壓縮,卻還看不到政府拿出具體因應之道,如果民眾繼續「無所謂」、反對黨制無力制衡,社會陷入溫水煮青蛙的麻痺效應,台灣的困境只會繼續惡化下去。
(嘉南藥理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余元傑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