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人生〉從禁錮到奔放的捷克文學!

捷克是許多人出國旅遊的選擇,美麗的風景、城堡、美食,隨著華航直飛布拉格航線的開設,有越來越多人造訪了捷克。
除了美麗的風景,我們對捷克這個國家的文化與歷史有多少認識呢?今年12月5日起,臺文館「打字機也會唱歌:捷克現當代文學展」開展,介紹當代經典作家、作品與歷史發展,可從展覽發現,原來臺灣與捷克有著許多共同的命運足跡。

文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伊凡.克里瑪長年被捷克祕密警察監視的相關檔案。
麋鹿出版社創辦人湯瑪士.瑞杰可將伊凡.克里瑪《我快樂的早晨》繪製成插畫。

 ★捷克文學的軌跡

19世紀到20世紀,捷克現代文學的起源與捷克民族復興運動,是緊密連結的關係,埃爾本、聶姆曹娃等作家,透過蒐集民間故事與捷克語寫作,嘗試建立捷克人的文化認同,是捷克文化逐漸成形的重要起源。至於臺灣讀者熟悉的卡夫卡,則是此時期「捷克德語文學」的代表之一,也廣為世人喜愛。
進入20世紀下半葉,捷克進入共產統治階段,歷經1968年「布拉格之春」運動失敗,作家遭到監視、作品遭到查禁,許多知識分子走入地下文學,以秘密出版等形式對抗極權政府;也有許多作家流亡海外,以書寫、出版等行動持續為捷克文學發聲。不論是潛伏於地下文學的赫拉巴爾、伊凡克里瑪,流亡法國的米蘭昆德拉,或是投身政治改革的哈維爾,他們的作品與抵抗威權的身影,都是捷克文學無法忽視的存在。

「打字機也會唱歌:捷克現當代文學展」即日起至2025年3月2日於國立臺灣文學館展覽室D展出。

 ★打字機也會唱歌
打字機在捷克「地下文學」中扮演重要角色,當作品無法出版,捷克作家便將作品以打字稿的方式流通,躲避當權者的查緝。本次展名「打字機也會唱歌」,將這類地下文學行動賦予詩意想像,打字機敲打聲化為旋律,追求民主自由的決心便終將實現。

米蘭.昆德拉喜歡為作品手繪封面畫,圖為《緩慢》、法文版《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赫拉巴爾的打字機,第一次到亞洲展出。

 這次展覽,非常難得的從捷克的多個博物館與個人,借來珍貴文物與影像。包含赫拉巴爾個人的打字機、米蘭˙昆德拉的照片,克里瑪遭秘密跟蹤的檔案,哈維爾與「七七憲章」的相關史料,或是由海外「68出版社」所印行的流亡版文學書籍等,都可見證捷克文學所走過的堅毅步伐。

臺文館向摩拉維亞圖書館借展米蘭.昆德拉於2020年獲得「卡夫卡文學獎」之獎座與證書。
藝術家黃裕智以金屬作品「堅毅之心」呼應布拉格廣場上的街頭裝置藝術「哈維爾之心」。

 ★捷克與臺灣的文學對話
同時,也有許多臺灣作家的手稿、刊物,呈現臺灣文壇與捷克文學的長久影響,例如1930年《明日》雜誌,刊登了由黃天海(孤魂)翻譯的恰佩克劇作〈蟲的生活〉,是捷克文學翻譯引介進臺灣的開始。1960年白先勇、王文興等人創辦的《現代文學》,第一期便製作了「卡夫卡專號」。

「打字機也會唱歌:捷克現當代文學展」即日起至2025年3月2日,於臺文館展覽室D展出。此外,臺文館還規劃電影放映、作家講座、童話體驗等一系列文學推廣活動,鼓勵觀眾走入捷克文學的世界,並感受臺捷文化匯集的盛宴,歡迎有興趣的觀眾持續關注臺文館官網及FB粉絲專頁。
(國立臺灣文學館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