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冬去春來,敏銳感受到季節變化的大貓熊「圓圓」,發情期也開始,台北市立動物園也抓緊時機,為「圓圓」進行兩次人工授精手術,希望能把握住機會,為「圓仔」添個弟弟或妹妹。
園方表示,近期大貓熊「圓圓」開始出現發情的行為,讓動物園同仁都繃緊神經,努力為「圓圓」和「團團」的繁殖機會做準備。從九日開始,保育員陸續觀察到「圓圓」出現外陰腫、蹭陰、過水、來回走動、奔跑、泡水等,進入發情期的跡象越來越明顯,預估高峰期應該會出現在這幾天的時間裡。
動物園從各項行為指標及荷爾蒙指數等專業數值研判,大貓熊「圓圓」於廿七日達到發情高峰,因此分別趕在廿六日下午及廿七日上午為「圓圓」進行人工授精,希望能夠把握住一年一度的最佳繁殖時機。
以往每年大貓熊繁殖季節,中國大陸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專家都會親臨台北動物園現場,提供寶貴的實務經驗,今年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關係,研究中心專家無法到現場來指導。但從「圓圓」開始有發情的行為開始,動物園同仁就和大熊貓研究中心專家「王承東」教授,隨時保持線上資訊的暢通,並使用視訊會議共同討論大貓熊的繁殖大事,希望能有更精確的判斷。
今年大貓熊繁殖的工作團隊包括保育員、獸醫師及多名專家,共同為一年一度的大貓熊黃金繁殖期努力;大貓熊繁殖工作小組廿六日上午採得「團團」一點二ml的精液,顯微鏡下的「小團團」活力旺盛,精液品質非常良好,下午為「圓圓」注入部分稀釋新鮮精液,估計內含約四億隻精蟲、活力為九十六%;在推估「圓圓」排卵的黃金期後,廿七日上午再為「圓圓」注入第二次的精液,估計內含約四點五億隻精蟲、活力為九十三%。
工作小組在廿七日下午也嘗試讓「團團」、「圓圓」面對面,期待牠們有自然交配的機會,但「團團」、「圓圓」的行為仍無法正確到位。經過整體的評估及作業,動物園今年大貓熊繁殖季也正式宣告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