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台灣內外部變數錯綜複雜,蔡韓皆有罩門

399

 中華民國自開始總統直選以來,今年的選舉應該是內部政黨糾葛最複雜、外在因素影響最深遠的一次大選了。相較於過去總統大選經歷過藍營分裂、中共文攻武嚇,這次藍綠兩大黨先後面臨內部整合考驗、兩岸關係瀕於攤牌及國際空間急速萎縮的各項危機,都使得沒有哪個政黨敢誇口能輕鬆獲勝。
 先看國內政壇的合縱連橫。喧騰一時、原先來勢洶洶的「郭柯王聯盟」,在郭台銘最後一刻棄選後,幾乎形同瓦解,第三勢力已難成局。郭台銘急踩煞車的原因眾說紛紜,有說是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勸退奏效、趙少康輔選條件過高,或是郭本人深思熟慮後的決定,但郭董必然將高齡老母的意見列為最優先考量因素。因此,在沒有百分百勝選的把握下,他不參選其實是正確的理性抉擇。
 郭柯王聯盟的分崩離析,使得明年大選繞了一大圈,又重回到傳統藍綠對決的基本賽局。前副總統呂秀蓮雖突然登記,獨立參選的連署也應可跨過門檻,只是依綠營的投票傾向來看,若蔡英文沒有犯下太嚴重錯誤的話,呂秀蓮應該很難撼動其基本盤。
 國民黨總統提名人韓國瑜在郭棄選後,終於可專心準備大選了。他雖然有堅強的粉絲團,但目前民調支持度仍落後給在位的蔡英文,因此勢必要走出同溫層的舒適圈,全力爭取淺藍及中間選民,甚至是淺綠選民的認同與肯定。他的國政顧問團開始定期以直播方式,宣傳政見就是好的開始,畢竟光等待對手犯錯而得分,實在不容易拓展票源。
 擁有龐大行政資源的蔡英文並非毫無弱點,否則不需在近日急忙提出多項政策津貼或補助措施。因為,倘若台灣經濟真如蔡政府一再聲稱的好,為何還需動支鉅額預算協助觀光旅遊業、以補助國民旅遊方式鼓勵國內旅遊?行政院長蘇貞昌以含糊不清的記者會形式,拍板高鐵南延到屏東等行政措施,也都難脫政策買票之嫌。
 此外,蔡政府及民進黨一再以「亡國感」及制訂「中共代理人法」等手法放送中共壓力,藉由香港近幾個月的「反送中」運動,在台灣社會操作「恐共」激情,升高兩岸對抗態勢以凝聚綠營支持。根據歷年來的民調,絕大多數國人不接受中共的「一國兩制」,蔡英文順勢將此方案與「九二共識」劃上等號,讓她有機會扭轉去年底的頹勢。
 至於外部因素對大選的影響,則有邦交國出走及國際參與的大幅限縮,這是蔡英文的致命傷,因為失去外交承認等於國家主權面臨流失的嚴重挑戰,與她自詡能捍衛主權的高調相互矛盾,不然民進黨也無須操作全民團結、呼籲不分黨派一致對外的戲碼,或許這是藍營可以主攻的選戰議題。
 民進黨自去年底大敗後,蔡英文就以黨政資源操作選舉,從擊退賴清德、挑撥藍營內鬥到兩岸對抗,接著竟利用斷交事件當成指控對手不愛台灣、破壞團結的藉口,唯一目的就是為了鞏固政權,刻意營造出「民進黨勝選、才對台灣有利」的錯覺。相信隨著選戰越激烈,蔡政府玩弄「丟泥巴戰術」的次數亦將更頻繁。
 中華民國採行總統直選是民主政治的具體落實,更是全球華人社會的驕傲,國人都有捍衛民主制度的決心與勇氣,不可能在大陸壓力下就退縮。因此,不論明年初的選舉結果為何,國人不應輕信民進黨政府所謂「明年恐怕是最後一次有意義選舉」的恫嚇,不畏懼綠營網軍的汙衊與抹紅,而是強力反擊這種毫無根據的假消息,戳破民進黨為了權力、不擇手段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