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繪圖/石紫
十五月圓。圓是什麼?是美滿也是思念。
猶記佳節前夕,刻意憶想石壁潭,那是在外多年魂牽夢縈的原鄉小村。回娘家短暫逗留,趕上義民爺嘉年華祭拜整整一天人山人海;今已離鄉赴他鄉再回想,月雖未圓總也分明,鄉愁總是不招自來,揮之又不去。
開門見山華嫂與亮妗,相信石壁潭人都知道她們是福昌宮的左鄰與右舍,她們也如此互喚一輩子,如今兩人均逾八十歲,兩家站在大門斜對角就可見彼此。四十年代華嫂23歲嫁入小村,亮妗也在次年做了鄰居,兩人便一路走過農耕、工業與現代半個多世紀;村民早就習慣她倆的咧嘴笑容,尤其近年常見兩人都忘帶假牙;我看兩老婆婆沒牙則更顯厚道,更見厚福,那種無聲的「藝術語言」誰看了都心花怒放。
兩老婆婆滿口客家話,還在小村守望相助過著平實平靜的日子;亮妗總體貼華嫂:「每晚熄燈入睡前,仍習慣張望一下妳家關燈了沒有?即使後來你們曾搬去台北多。」想想半世紀以來,兩人同步走過台灣外銷的時光;華嫂家外銷歐美蠟畫,亮妗家外銷聖誕燈炮;幾十年的照看,相信遠遠一個眺望即知彼此今天的生活進度。
華嫂或亮妗家當年的房子都是還有煙囪的時代,如今回首往事如「煙」;人生軌跡總是回過頭來才能看到,回顧她倆小村一生,沒有傳奇志氣更無高深理論,現代人眼光看倆客家女人可能更像懷才不遇,因為她們生不逢時,卻又守正不阿。
農曆七月,兩老婆婆都為十五年一輪的義民爺嘉年華祭典著實忙了一陣。「這回可能就是人生最後一次的祭拜囉!」難怪她們顯得比別的村民更認真。
聽說祭典忠勇故事傳承近三百年,我看土塵蓬蓬連喊帶叫的參與者多為中老年,一旁看熱鬧的總是年輕旁觀者;人山人海中聯想當年義民軍的械鬥與民變,還有保家衛國凝聚客家族群力量的象徵;但我看廟會參與者才像主人,旁觀者更像客人。多日陪伴在側協助準備祭典,深刻體會兩老人面對祭拜的虔誠;可想而知廟會文化形式日漸式微,年輕人更熱衷學英文或時尚廚藝。
我看小村對華嫂與亮妗就像靈魂的巢,靜水流深,波瀾不驚,如今兩老人更顯潤物細無聲;一輩子沒有深刻的追求或理想,談不上什麼稟賦,她們就是看顧家人好好穿衣,好好吃飯。華嫂:「我常在後院葡萄棚下給孩子們剪頭髮,相信當年手藝一定不輸下店子的『剃頭明』!」亮妗:「我記得從前常常打孩子,尤其傍晚洗澡時候,洗了一個還要到廟前抓回另一個,再傷腦筋哪裡找下一個?」兩人認命又認真,相較於忙碌又急促的城市人,我看她們更像村裡真正的深水,從來都是靜靜流淌。
月圓。圓是什麼?是和諧也是歡聚。
其實華嫂就是我家老媽,亮妗就是我家老鄰;五年級的我看小村,殊不知原鄉仍在本性中找尋;回娘家小村石壁潭如返時光燧道,我近花甲更愛讚美她們蒜香肉嫰的廚藝,離開後吃了幾天自廚焢肉仍然食不如味。不論深水或靜水,我看平淡又平靜的小村生活就像歌德那首著名的《流浪者之歌》:
一切的峰頂
沉靜,
一切的樹尖
全不見
絲兒風影。
小鳥們在林間無聲。
等著吧:俄頃
你也要安靜。
離開小村多日,我想念華嫂與亮妗,隔著千山萬水眸子閃閃發光,因為小村兩老人,故鄉是內心不用設防的地方。想念娘家客廳多幅蠟畫,蠟染多是老媽三十年前傑作,它們不是被晨光照亮,而是被我陡然覺醒的心智召喚出來的。
月圓。圓是什麼?是鄉愁也是祝福。
等著吧,朋友,俄傾,我們都會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