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里環山部落泰雅族服飾特色

織布耆老黃陳阿市與保存團體台中市和平區環山社區發展協會。
(記者黃俊昇翻攝)
記者黃俊昇/大里報導
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近來展出泰雅族SQOYAW群的傳統織布工藝,並邀請耆老黃陳阿市現身說法,有興趣的民眾可透過展廳影音了解其工藝發展。
 纖維工藝博物館指出,泰雅族婦女一生與苧麻織布關係密切,出生時外婆送來一塊襁褓布、婚前要織好自己的嫁衣、婚後要準備家人的衣物、離世與跨上祖靈橋前要備妥裹身的布料。婦女七、八歲就就開始跟著媽媽從種苧麻、剝麻皮、搓捻麻線、染線、整經等前置工作,十三、十四歲必須學會使用水平背帶織機且獨力完成織布,所有的線材、染材、織布機具多是就地取材。
此外,織紋蘊含了族群、家族的重要符號且代代相傳,具深厚歷史的意義等,因此泰雅苧麻織布不僅是精湛的工藝象徵,更是台中市重要的文化資產,常為國內外博物館爭相珍藏。
台中達觀部落、南勢部落、環山部落等泰雅族群,皆以苧麻織作服飾,其中環山部落的泰雅族SQOYAW群的傳統織布工藝,已於一百零七年公告為台中市的傳統工藝,傳統織布耆老包括有林鄭秀玉、陳阿市、楊月英、林宋牡丹、陳靜寬等五人。
其特色使用苧麻線與交易換來的羊毛線,結合浮織、挑織等技法,織作出條紋、三角形紋、菱形紋等幾何織紋,織布質地厚重以因應高山氣候的區域風格特色。
台中市纖博館近來展出泰雅族SQOYAW群的傳統織布工藝,並蒐藏竹藤編、藺草編、漢人傳統服飾、台灣原住民傳統服飾、當代纖維藝術作品,以及最新研發之鳳梨纖維時尚服裝、運動鞋、包袋、吸管等,歡迎民眾前往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