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探索 〉拜登就職百日 對陸圍堵成形

拜登就職後首場國會演說,向中國大陸強調「我們樂見競爭,但不尋求衝突」。(路透)

美國總統拜登就職逾百日,在國會發表就職以來的首場演說。他把重心放在內政,提到將制定宏大的經濟復甦計畫,重點放在就業、基礎建設、育兒與教育等;對外則是強調捍衛美國利益,強化印太區域軍事部署,並向中國大陸強調「我們樂見競爭,但不尋求衝突」。整體而言,相較於川普的保守主義與右派路線,拜登則是中間偏左,在國際上恢復多邊主義。

綜觀拜登的執政百日,算是四平八穩,也展現了一位老練政治家的風格,無論內政或外交,行事相對穩健、理性,沒有太極端的做法,這讓歐洲、亞太盟邦國家都鬆了一口氣。雖然到目前為止,拜登逐步回到了國際多邊主義架構,但在美國開展外交、展現國際影響力方面,仍乏善可陳。

拜登政府走向較冷靜的外交路線,並設法降低軍事衝突的可能。圖為美軍部署在南海的羅斯福號航母戰機起飛。(取自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官網)

美趨冷靜 降低軍事衝突可能

拜登上台後,中國大陸本來對改善中美關係有所期待,但從拜登執政百日看來,有相當大的落差,整個情勢與川普政府時期比較,兩國關係雖略有緩和,但是並沒有根本上改變,除了拜登不走極端,美中關係對立的態勢依舊。

拜登政府任命國務卿布林肯整合對外關係;目前為止,美國國內還沒有出現太大的異議;在移民政策上,國務院與總統維持一致的立場,而防疫的努力則受到國內多數人的肯定。對外關係、特別是對中國大陸,布林肯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連結印度、日本、韓國等,聯合主要國家形成的圍堵趨勢,已經很清楚。

換言之,拜登政府處理美中關係,從川普時代的極端對抗,走向較冷靜的外交路線,並設法降低軍事衝突的可能。但美國認為仍有「台灣牌」可運用空間,因此,美台關係依舊維持,拜登和台灣繼續維持友好關係,準官方的接觸,在檯面上、檯面下都在持續進行中,而且,美國國會對台灣的接觸也愈來愈緊密。

拜登不走極端 大陸相對和緩

對北京而言,現在,拜登主政不走極端路線,北京也會用較和緩的方式對應美國,亦即一方面在軍事上持續發展,同時在某些部分又採取政治途徑來解決。台灣問題不是北京當下最重要、必須急於解決的,而是看美台關係走勢,評估衡酌有哪些利益損失;北京認為,採取軍事手段解決現況也不是問頭,但必須思考之後的發展該如何處理。

台灣該如何面對這情勢呢?蔡政府這幾年走得小心,特別是在防疫的表現,讓台灣在國際上出現一些亮點,並與歐洲、印度、日本多了一些友善的交流互動,這對台灣有實質上的幫助;畢竟,台灣還是需要有國際生存空間,也因此,蔡英文總統的一些想法與做法,目前大致上仍然被多數國人所接受。

北京政府對此現實的狀況,也應該有一些新的想法,對台商、對台灣人民,用溫情手段與政治手腕來因應。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三月間在福建視察時就提出「要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要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勇於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習提出以「通、惠、情」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兩岸融合方面,根據大陸國台辦的進一步說明,包括提升兩岸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等;持續落實「三十一條」、「二十六條」」「十一條」、「農林二十二條」等惠台利民政策措施;以及持續擴大兩岸經濟文化與青少年交流合作,促進心靈契合等。

蔡英文歷任過陸委會主委,在民進黨的兩岸決策中握有最大的權力。
(取自總統府網站,本報資料照)

對台政策 陸應減少武力威嚇

由此而知,僅管中國大陸在台海附近仍有頻繁的軍機、船艦活動,但習近平仍有「融合」與「和平」的政治口號來緩和對峙的緊繃態勢,這也反映出北京目前無意採取極端手段解決台灣問題。

目前看來,蔡英文五二0就職一周年演說,比較可能的預期是,兩岸關係會有一些較溫和的議題回應,不會走更極端的路線。當國際間把台海視為危機衝突熱點、「全世界最危險的區域」之際,設法讓兩岸關係有可依循、可討論、可溝通的空間,以降低兩岸的衝突,對彼此都是好事。

台灣需要朋友,需要國際支持,也是多數台灣人民的期盼。當疫情緩和後,民生經濟交流的需求勢必會加速,面對國際社會,北京應該給台灣多一些空間,減少武力宣示與媒體的威嚇效應,這些都是不需要的。相信習近平在處理對台政策上會有取捨,不是一條路走到黑的人。

再從台灣內部來看,蔡英文仍是目前執政黨內兩岸政策的穩定力量,北京既然目前不採極端手段解決台灣問題,蔡英文仍是北京主要的對話對象。

兩岸善用巧力 有助緩和緊繃

蔡英文是現任總統,是執政的民進黨主席,歷任過陸委會主委,在民進黨的兩岸決策中,蔡握有最大的權力,也最熟悉兩岸事務,在黨內是相對溫和、理性的人。蔡政府在對內的涉陸事務之所在採取較強硬的措施,有其執政考量,但蔡英文任命邱太三出任陸委會主委,也已釋出了期待緩和兩岸關係的訊息。

此時,兩岸若能善用巧實力,相互釋出善意,特別是台灣在國際空間若能稍有進展,對緩和兩岸緊繃態勢,必然會看到具體的成果,相信這對執政者的聲譽也會有很大的幫助。相對的,如果反其道而行,蔡英文在兩岸政策上沒有一點可迴旋的空間,只會讓綠營內部鷹派勢力進一步抬頭,屆時,蔡被拉著走,兩岸情勢將愈發不樂觀 。

蔡英文的任期剩下三年,蔡的接班人爭奪戰已然登場,檯面上目前熱門人選有副總統賴清德以及桃園市長鄭文燦等,兩岸關係若持續惡化,民進黨內極端路線勢力及人選也將更有機會浮現,這或許也是北京要思考的面向。

近期內,五二0確實是兩岸關係能否緩和的重要觀察點。

(台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主任馬群傑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