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網實名制7/1上路 海漁基金會出妙招鼓勵漁民

海漁基金會漁港口成立工作站輔導漁民進行刺網實名標示。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7月1日刺網實名制正式上路,海漁基金會積極在漁港輔導漁民幫自己的漁網寫名字,並特別舉辦「守護海洋記網開來:2021刺網實名制週週抽好禮,標示越多中獎機率越大」,邀集四家企業攜手合作,自6/10起至7月底,每週電腦抽出50艘刺網漁船,鼓勵提前完成刺網實名標示的船長,給海洋生態「一網不漏」的呵護。

海漁基金會執行長林愛龍表示,海洋垃圾是全球關心的熱門議題,刺網實名制對於保育海洋非常重要,然而全台灣目前有9783艘刺網漁船,約佔沿近海漁船總數44%,許多漁船擁有5組以上刺網,一組刺網通常包含兩端浮球與中間數十顆不等的浮子,反覆手寫數十次漁船編號對許多漁民來說是重大挑戰。為了鼓勵漁民突破心理障礙,海漁基金會決定舉辦抽獎活動,本次活動獲得群益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研華文教基金會、Melvita蜜葳特、家樂福文教基金會的響應,贊助獎品如保溫杯、有機保養清潔用品、文具組等,希望透過大家的力量,為解決由來已久的幽靈漁具問題踏出一小步,為負責任漁業邁出一大步。

海漁基金會自今年四月起,密集於44處重要漁港輔導漁船,已100%總計5220艘刺網漁船的一對一教學示範,此44處漁港的刺網漁船約占全國刺網漁船筏53%。本會在漁港隨機訪談時充滿驚喜,支持政策的船長橫跨老中青世代;本會特別將訪談製成小短片在今日首播。影片中有船長表示,在刺網上寫名字可以保障漁民權益,避免漁網遭竊或誤拿,例如烏魚汛期,漁民爭相出海捕魚,回程時海面上有許多造型顏色相同的浮標,導致漁網常被別人錯收卻求助無門;也有船長認為刺網實名制能使漁民比較「安分守己」、減少到人工漁礁禁漁區捕魚,過去許多違規捕魚的漁網都卡在魚礁上,層層棄網造成生態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