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每個班級或許都有「躲在桌子底下的學生」,他們對於某些科目缺乏學習動機,覺得很難、學不會,也沒興趣。台北市立農國小老師阮玲將學習轉換成玩樂,透過動畫、桌遊、歌唱等方式,不但想知道,更想挑戰自我,是否能夠改變他們,幫助孩子愛上英語,獲選教育家部落格人物典範。
教育部三十一日發布新聞稿指出,原本從事貿易工作的阮玲,為了家庭與生活,因此決定轉換跑道,通過國小英語教師教學能力檢核以及完成師資培育學程,成為立農國小英語教師。雖然職涯跨度極大,但從商業工作中習得的溝通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阮玲在面對學生、家長與同事間的溝通協調時,更加得心應手。
阮玲表示,貿易工作重視效率,成為老師後,如何讓孩子學得更快、更容易瞭解,也成為她的教學目標,但沒想到學生一句「我是英癡啦!」讓她發現每學期都會出現這類「躲在隱形桌子下的孩子」,關上耳朵,默默放棄,為學習劃下句點。
阮玲指出,學習背景較為弱勢的孩子,學習機會也相對不足,然而,每門科目只會越來越難,若基本能力不足,就會學得越來越慢、越來越差,學習挫折也越來越大,必須從源頭,將沒學好的地方,利用下課或放學時間想辦法補強,「但我不會說補強,只會和孩子說,下課後過來玩一下遊戲,有其他小朋友待會也想來一起玩。」
阮玲把學習轉換成玩樂,她費心找出生活相關的實體素材,並使用多元媒材,製作動畫、設計桌遊,透過歌唱、口訣、猜謎等,讓孩子在操作及玩樂中,自然而然地學會英語。
阮玲認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只要和自己比較,以自己的步調為準,有進步即是成功。」因此,每個孩子都可以成功,而累積許多微小的成功,就能對學習充滿動力,締造更大的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