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教育部體育署近年推動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QPE發展計畫,6日以線上發表的方式,呈現研發的9類連貫性素養導向體育教材實施成果,共有291名全國體育教師和專業人士與會交流,以充實台灣學生的體育課內容為使命,推動符合12年國教精神的新教學,
QPE(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係指高品質的體育課,最早由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教組織在2015年提出概念,教育部體育署於107年著手推動QPE計畫,因此從教材研發、教材實驗、公開授課試推到全國推廣,四個步驟都列進發展計畫中按部就班推展,落實體育課「升級」的目標
今年線上成果發表會,將介紹經過實際教學實驗,修正的9大類教案,包含體適能、田徑、舞蹈、網牆性球類、陣地攻守性球類、守備跑分性球類、舞蹈、防衛性運動、民俗性運動和休閒性運動。
體育署學校體育組蔡忠益組長線上致詞時表示,感謝3年多來2000名參與教師,以及承辦的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團隊,「在各位夥伴共同努力下,認識到體育教學的無限可能性,藉由各位創意,台灣未來體育教學會更好。」
今年東京奧運我國代表隊拿下歷年最佳的2金4銀6銅,掀起一波體育熱潮,體育署期盼能延續這股風氣,讓頂尖運動員的傑出表現,感染全民一同參與運動,而學生族群更是主要對象,讓學生透過能引起共鳴的體育教學,去選擇適合的終身運動、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由台師大承辦的QPE發展計畫致力於研究新型態體育課教學內容,新課綱裡面運動項目是個範疇而不是單項,最大特色在於情境化、脈絡化和差異化,幫助師生更有效率應用每週2堂的時光,達到有品質的運動交流。
情境化指教材裡強調任何程度的學生,都有其對應的設計活動去嘗試所學到的技能,而不以正式競技為單一要求;脈絡化則是融入12年國教,由國小到高中老師共同討論出一貫性的課程安排;差異化則當學生技能有落差時仍可「因材施教」,在固定範圍內展現不同能力差異。
台師大體育系助理教授陳信亨表示,在此計畫下體育課從原先的教師導向改變為學生導向,讓孩子能在學習過程中不受單一標準拘束,而是不同階段都能有學以致用的對應活動,強調每人的選擇權和個別發展,「以橡皮筋跳高為例,以往都是拉直的,現在可以把橡皮筋拉成斜的,讓學生自行選擇挑戰,去找到最適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