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東嶽殿為府城七寺八廟之一,走進廟宇中,陰司大將站立左右的肅殺氛圍,與陰曹地府的形象不謀而合,地下室設有流浪神明庇護所,將神明分類擺放,不分國界照單全收,連神明用的法器像玉旨、令牌都有,不僅收容,也開放民眾認養。
許多民眾想借助神的靈力保佑賺錢、求明牌,一旦沒中不如所願,就遷怒神明,破壞後遺棄亂丟,成了「落難神明」。
1980年代,大家樂盛行時,許多民眾供奉神明求明牌,將其當成「有求必應」的萬靈丹,最後幾家歡樂幾家愁,槓龜的人將怒氣發在神明身上,不僅砍手、摔破,甚至隨意丟棄。直到現在,宮廟倒閉、信仰與生活型態的改變,也是神明落難的原因。
為了讓落難神明有一處棲身之所,東嶽殿地下室設有流浪神明庇護所,將神明分類擺放,有觀音、關公、媽祖、土地公、太子爺、玄天上帝、王爺、佛祖神尊,甚至還有密宗的四面佛。
台灣還有許多善心人士,不忍看到神明被心術不正的信徒丟棄於荒野,便請來師傅,幫撿到的神像先退神,再擇期重新開光祀奉。
民俗專家說,在許多民眾眼中,落難神明並非本神而是陰神,有些人避之唯恐不及,事實上,這些神像只是遭人遺棄,並不可怕。許多落難神明,遇見不同緣分時,得以找到新家,結束與上一個供奉者的緣分,也開啟與下一個信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