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中心展示再生多樣態轉化材

金屬中心「再生多樣態轉化材」成為會展一大亮點。(記者許正雄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二0二一年亞洲永續供應加循環經濟會展,金屬中心展示的「再生多樣態轉化材」成為大會的一大亮點,傳統鑄造殼模材料多為進口,僅一次性使用,無法回收再利用,致使每年約有一百四十萬噸的廢鑄砂得委外處理,現以環境廢棄物為組成份基礎,運用廢棄石材及廢棄蚵殼轉化成可以利用的高值複合材料,應用在工業鑄造及海洋復育的領域裡。

金屬中心指出,除了廢鑄砂外,石材加工業,每年產出近五十萬噸的切割邊料(二氧化矽),業者多半囤積棄置,還有養殖業每年產生約十六萬噸的廢蚵殼(碳酸鈣),「再生多樣態轉化材」的技術,可以解決上述產業痛點。

該複合材料可藉由製程調控以形成具耐高溫鑄造、回收之陶殼模材料,且具水溶崩散性,所以當鑄造完畢後可用水衝擊溶掉殼模,使得材料可以再次循環利用;亦可結合三D列印技術,作為珊瑚復育與古蹟修復等應用。

金屬中心林秋豐執行長指出,該技術不僅已技轉工業鑄造使用,也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合作,成功吸引海洋微生物附著於人工珊瑚島礁,因為複合材料與珊瑚島礁本體的本質相近(皆碳酸鈣材質),可加速海底共生藻附著,使珊瑚復育狀態相當良好,未來可製作大型人工魚礁,為海洋生態貢獻心力。

中心另以「循環金屬‧領航未來」的主題,展示經濟部技術處十五項科專成果,像是低耗能潔淨摩擦攪拌銲接技術,解決過去鋁合金量測裝置接合普遍使用傳統電弧銲接,銲接時易產生氣孔缺陷、強度差,以及銲接後變形量大,導致無法精準量測訊號源;藉由數位化及節能、低汙染關鍵技術搭配再生鋁材等模式,成功協助業者建置資通訊產業關鍵訊號量測場域技術能力並切入國際供應鏈,展現綠色工業落實循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