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類黃魚鴞幼鳥汞中毒 治療後野放並以衛星持續追縱

有汞中毒狀況的保育類黃魚鴞幼鳥,經治療三個月後於日前野放重返山林,台灣猛禽研究會並以衛星發報器持續追縱。 (新北市府動保處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今年八月間,有民眾在新店山區產業道路拾獲一隻大型貓頭鷹,新北市府動保處獲報後經派員到場檢視發現是保育類野生動物黃魚鴞,帶回檢查發現牠有消瘦、汞中毒狀況,歷經三個月的治療後,日前野放讓牠重返山林;後續仍將以衛星發報器持續追蹤其活動情形。

動保處表示,黃魚鴞是台灣體型最大的貓頭鷹,主要棲息在中、低海拔的溪流環境中,也是台灣唯一濱溪生活的貓頭鷹,牠多以小型哺乳類、鳥類、兩棲爬蟲類到甲殼類等為食,是溪流生態系食物鏈的最上層的消費者;其特殊的習性導致牠們目前面臨諸多威脅,包括山區農業和溪流整治造成的棲地消失、山區養鱒場為防鳥類抓魚而設防鳥網等問題。

動保處長楊淑方表示,這隻黃魚鴞帶回後經台灣猛禽研究會獸醫師檢查後,發現應為今年出生的幼鳥,推測約五到六個月大,且有汞中毒狀況,經過三個月的治療康復後日前野放,研究會後續將以衛星發報器持續追蹤其活動情形。

楊淑方表示,造成黃魚鴞汞中毒的原因可能與補食中毒的獵物有關外,依照救援野生動物的案例,可能是誤食非自然界的物質、動物本身免疫力下降等都有關聯。

動保處表示,由於新北地理環境豐厚,淺山溪流等野生動物眾多,截至今年十一月底為止,共接獲六七九三件動物救援通報,提醒依法任何人不得隨意騷擾、捕捉、虐待、或飼養保育類野生動物,違者最重可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三十萬元以下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