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茨走溪流 復刻先民遷村

濟世宮建醮委員恭送兩百年歷史的張府天師回鑾。(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安南區溪南寮先民扛起竹籠茨走避曾文溪水患,溪南寮興安宮19日號召來自全國的志工,重現「扛茨走溪流」歷史,從興安宮扛茨走到「舊茨地」松王公,體驗台江先民扛茨遷村艱苦,合力完成時,眾人以熱烈掌聲為自己鼓勵。

溪南寮與新吉庄原屬同一庄頭,曾文溪於1928年氾濫,危及溪南寮聚落安危,庄民紛紛扛起竹籠茨遠離家園走避水患。溪南寮選擇往南遷約1公里落腳,另有一群人選擇扛茨遷徙到遠在2公里外重起聚落,名為「新吉庄」。

近百位民眾合力扛起竹籠茨,徒步走到溪南寮「舊茨地」。(記者陳治交攝)

3年前台灣歷史博物館主辦首屆「扛茨走溪流」,老匠師李養建造一座26坪大的竹籠茨;隔年興安宮偕同李養指導興南國小與在地村民合力蓋茨,持續推廣扛茨走溪流文化。

今年9月興安宮號召民眾協力造屋,歷時2個多月時間、近5百人次參與,完成9坪大的竹籠茨。昨日上午近百位民眾合力將竹籠茨扛起,參與民眾來自北中南各地,有81歲的阿嬤,還有美國、南非、法國等外籍民眾,扛茨走到「舊茨地」松王公,全程約1.5公里,合力完成時,眾人以熱烈掌聲為自己鼓勵。

早年為了躲避水患,村莊「避溪蛇求安居」相放伴遷徙,開啟「扛茨走溪流」的歷史,現在雖然沒有這樣的需求,但傳統文化能保留下來特別有意義,也象徵尋根溯源,讓更多民眾認識扛茨走溪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