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泰雅文化館「重拾紋路」張文松畫展 26日起開展

重拾紋路張文松畫展〈紋面的驕傲〉,廿六日起至四月三十日在南澳泰雅文化館展出。(縣府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重拾紋路畫展」,由宜蘭南澳鄉公所南澳泰雅文化館與張文松畫家─和平畫廊合作呈現以油畫方式結合並展現出重拾泰雅族紋面的重要涵義。地點南澳泰雅文化館展示廳,活動自廿六日起至四月三十日,展期二個月。

這次展覽與和平畫廊結合張文松畫展─重拾紋路張文松畫展〈紋面的驕傲〉一畫,記錄珍貴原住民的珍貴文化資產,採寫實畫風來創作,作品宛如一張攝影作品,不管是長者的肌膚、衣紋、髮絲都表現的徐徐如生,觀賞者常會不由自主發生出讚嘆之意。似乎將時間停住在繪製的那一刻,讓這些美麗的紋面、曾是族群的榮耀,透過其畫作,將原住民的長者記憶永久保存,讓此畫十分有意義。在臺灣原住民中具有紋身習俗的族群,分別是泰雅、賽夏、排灣、魯凱、鄒族、卑南等,但是在臉上刺青(人類學家稱之為「紋面」或「文面」)的民族有泰雅族與賽夏族,而賽夏族的紋面主要與泰雅族互動生存相關,賽夏族人本身不會刺紋,多由泰雅族人執行,也因此臺灣真正擁有長久紋面文化基礎的僅有泰雅族。

紋面對泰雅族人而言,有著種種嚴肅的社會功能,是所有泰雅族人生命禮儀中不可缺的一部份,更是泰雅族人共同認知的民族識別,在精神和文化上均有非凡之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