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豪
俄烏開戰近三周,敵我雙方損害情形諱莫如深,多個國家對俄羅斯採取金融、經濟制裁,但也有許多國家採中立、不介入立場,靜觀其變。聯合國難民署公布因戰爭出逃的烏克蘭難民達二百五十萬人,境內另有兩百萬人流離失所,如果戰事持續下去,難民人數將逾四百萬人。
戰爭已重創俄烏兩國,戰場情況與內外情勢變化,不分晝夜的持續透過新聞、網路呈現在世人面前,但包括俄烏開戰的原因、實際損害、國際社會的反映等,閱聽人接受到的相關報導與資訊,是不是這場戰爭的真實面貌?或只是各方操作網路戰、資訊戰的一部分?
台灣媒體 習於接受英語報導
現在的戰爭形態,實體的軍事行動尚未展開,資訊戰已經先開打,所謂制敵機先,搶先破壞敵方通訊設施,攻陷、控制對方網路等,至於封鎖對方資訊傳播管道,爭奪國際話語權,又是另一個重要戰場。這不禁讓人懷疑,俄烏戰事相關報導、網路流傳資訊 ,到底有多少的真實性?
先從媒體來源分析,對國際事務,台灣向來習慣使用英語為主的新聞通訊社媒體,例如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彭博社、BBC(英國國家廣播公司)等。國內有線電視四十九台到五十六台的新聞頻道觀察,不論立場或藍或綠,幾乎都是清一色的採用了這些媒體報導的資訊與評論角度。
英語為主的西方媒體確實占有很大的優勢,但這些偏西方觀點、絕大多數傾向同情烏克蘭聲音的報導,並不見得精準。最起碼,其他立場中間的部分就很難看到。國內部分人士會從中國大陸媒體搜尋來自俄羅斯的相關信息,也確實能發現到有別於西方媒體的內容與觀點。
爭取認同 澤倫斯基善用手機
但這些透過中譯呈現的俄羅斯觀點報導,若要進一步確認其可信度,仍要追溯到俄語原文資訊;然而,國人基本上對俄語是陌生的,查證不易。如果轉向網路社群媒體搜尋,會發現主要的跨國社群媒體平台如Facebook(臉書)、YouTube、Twitter(推特)等,都已經封鎖了俄羅斯。
整體而言,這場俄烏戰事的相關報導與訊息,閱聽人幾乎是被西方媒體所包圍,影響所及,一方面讓多數閱聽人傾向同情烏克蘭,另一方面也愈加厭惡俄羅斯。目前,媒體輿論挺烏、挺俄的比例大約是八比二。這使人想起二00三年伊拉克戰爭爆發,戰事後期的半島電視台,因凸顯出阿拉伯世界觀點而廣受矚目。被喻為「中東的CNN」的半島電視台,在西方媒體強勢主導國際輿論下,更顯其重要性。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戰事爆發後,透過一支手機、一台電腦,直接向歐洲議會、英國國會、美國國會發表感人演說,爭取認同,從戰爭的道德面來看,澤倫斯基已占有絕大優勢,凸顯出現代戰爭「掌握媒體優勢,就掌握了道德優勢」。
社群網站 扮演擴大效應功能
值得關注的,還有Facebook、YouTube、Twitter對俄羅斯的封鎖。這類跨國社群媒體平台,曾經在二0一0年開始掀起的茉莉花革命風潮中,扮演了擴大效應功能;但當年並沒有對戰爭、對抗的各方採取封鎖的措施,如今卻是對俄羅斯採取全面封鎖。其實,這些跨國社群平台,背後都有美國政府壓力,再者,美國與西方國家利益遠大於俄羅斯,網路平台對俄封鎖,只是在反映自身商業利益而已。
此外,戰事資訊不明,加上國人對俄、烏兩國文化、語言的陌生與隔閡,不但可能誤信假訊息,甚至容易遭到詐騙。例如,網路流傳「烏克蘭小女孩罵跑俄羅斯軍人」,影片中一名小女孩作勢攻擊一名軍人;經查證,該影片原始場景是在二0一二年,一名巴勒斯坦女孩要求以色列軍人釋放被捕的家人。但影片卻被張冠李戴,指稱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事件相關。
網路另流傳一段感人短片,聲稱一名烏克蘭父親揮淚送別家人,自己留下來對抗俄軍。但後來經查核發現,該段影片拍攝於開戰前,內容與流傳的更完全相反,而是該名烏東父親把家人送回俄羅斯,自己留下來對抗烏軍。
日前,媒體報導一名來自烏克蘭的十一歲男孩,獨自跨越邊境,逃到距離家鄉近八百公里遠的斯洛伐克。但其真實性、合理性,不得不讓人打個問號。以一般成年人中速步行兩小時大概可走八公里,一天走八小時三十二公里,八百公里要走二十五天。換言之,這位十一歲小孩必須在二月十日就開始從烏克蘭的家鄉出發,每天走八小時才能在六日抵達斯洛伐克;如果從二月二十四日戰事爆發當天開始走,每天要耗費十八小時走七十二公里,且連續至少十一天。試問這對十一歲的小男孩而言,有多少真實性?
網路故事 張冠李戴真假難辨
這類戰爭小故事、劇情誇張的報導,在LINE群組、跨國社交媒體平台如細胞式滲透流傳,的確賺人熱淚,但有多少是張冠李戴?同樣的,資訊陌生與同情心也容易讓人被騙。例如,網路有不肖業者行銷烏克蘭蜂蜜,在產品介紹寫「因為家園遭到俄羅斯入侵,蜂蜜再賣不出去就會破產」;也有佯稱是美軍駐以色列的軍醫,聲稱與烏克蘭交戰,命在旦夕,需要一筆保證金辦退休;另,也有人直接貼出烏克蘭國家銀行開戶支援烏克蘭軍隊的假募款帳號等。
從俄烏戰事看如何正確媒體識讀?其實,戰爭持續進行中,多數資訊本來就是不明的,如果某條資訊脈絡清楚、給人很明確的情緒反應,那麼就很可能是刻意精心設計出來的;閱聽人最好要先查證資訊來源,雖然所有資訊都可以編輯,但是來源很難刪改。此外,也要儘量從不同管道蒐集資訊再做評估,才可能比較接近客觀、正確的資訊。
(大學退休教授、新聞傳播學者馮國豪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