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翻轉基隆小吃店昏暗、髒亂、老舊的刻板印象,黃希賢建議基市府應輔導全市的小吃店轉型並且升級,成為結合觀光與地方特色的行業。
由於小吃店群聚案,備受各界關注。大部分小吃店營業登記,處於灰色模糊地帶,把小吃店與酒店等八大行業列為同一類,但卻可登記為餐館、餐廳,還附設卡拉OK,在夾縫求生存,釀成破口後,成為眾矢之的。
無黨籍基隆市長擬參選人黃希賢表示,基隆這樣所謂的「小吃店」,除定位尷尬外,給人的負面印象,同時較酒店低一個檔次,有的更是昏暗、髒亂及老舊,市政府應輔導全市小吃店轉型升級,成為真正的酒店、酒家等八大行業,或是地方特色。
黃希賢表示,基隆市銀河小吃店被認為是這一波疫情爆發的破口之一,而全市共計有二百多家小吃店,市政府若要嚴格打擊特殊行業,掃除小吃店文化是不可能,也不必「假道學」,應接納小吃店文化是基隆的特色,甚至在疫情趨緩後,可研擬把小吃店文化,變成基隆的觀光特色。
黃希賢指出,市政府應保障小吃店業者的經營與生計,國外都已相當先進,例如新加坡的「芽籠」;日本新宿的「歌舞伎町」;泰國曼谷的「娜娜」廣場等,這些都是合法的特殊行業專區,因此市政府可輔導小吃店真正轉型為酒店、酒家等八大行業,防疫指引也較為精確,做好防疫工作。
香港的蘭桂坊也是高消費的娛樂場所專區,酒吧更是相當盛名,根據國健署公布的國人飲酒調查,基隆人的喝酒率,冠蓋全台,因此基隆可設置「酒吧一條街」,與升級後的小吃店文化結合,成為觀光經濟的特色,翻轉又暗又髒又舊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