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會廿三日由副議長陸淑美舉辦「產業進駐,生活圈進駐呢?─檢視科技廊道的宜居生活機能」公聽會,學者提出比照南科特定區計畫,開發特定區建構產業居住生活圈。
陸淑美副議長開場提到,去年台積電十一月要來高雄設立晶圓廠,另緯創資通、三元能源、德商默克集團等紛紛到高雄設廠,逐步建構起南台灣的S科技廊道,市民對於這些大廠的進駐一時之間的感受並不強烈,但對房價和物價的起伏超有感。
陸淑美指出,市府應超前佈署園區周邊的公共設施,她以橋頭為例,橋頭新市鎮幾年來進駐了數千居民,但公共設施無法滿足新市鎮的需求,當地里長對市府也有所抱怨,高雄市宜居城市喊了十多年,但高雄市人口卻往下滑,盼高雄市在成為科技大城的同時,也能成為幸福宜居的家園。
陸副議長表示,逐步成形的S科技廊道位高雄創造數千億的產值,帶來數萬個工作機會,是高雄蛻變的新契機,期待相關公共建設一併到位,創造高雄美好生活圈,真正實踐宜居城市的願景。
會中,林欽榮副市長表示,國際大廠陸續投資高雄,投資區位分布多集中北高雄(路科、橋科),未來五年內預估新增四萬五千個就業機會,市府概算初步衍生企業安家需求約二萬戶。市府成立企業安家住宅審議會及整合平台,並依法透過設定地上權、附款式標售、公辦都更及捷運開發等方式,取得企業安家住宅基地。
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郭瑞坤建議市府比照南科特定區的計畫,用開發許可浮動分區的方式,不僅提供園區周邊生活服務機能,加速建構產業及居住生活圈,也能減輕市府開發的壓力。而特定區的位置可規劃於國道一號到國道三號之間,台十七線可作為北高雄農漁休閒觀光的軸線。
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教授劉廷揚對於科技大廠的進駐,建議市府採取各種措施讓北漂的人才回到高雄,減輕企業徵才的壓力,另應設立實驗中小學以解決園區員工子女就學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