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康子仁/特稿
九合一大選揭曉,民進黨慘敗收場,連基本盤都保不住。這次大選國民黨步步為營,先在提名階段排除有黑金背景的人選,拆除可能被民進黨砲轟的炸彈;黨主席朱立倫堅持不辦黨內初選,減少內耗、有利整合,以及以往民進黨拿手的「抗中保台牌」,這回也失去效用。撕掉黑金和親中標籤 成為國民黨贏的策略。
在縣市長提名之初,黨主席朱立倫洞燭機先,在桃園和苗栗等地,先勸退可能會成為箭靶的人選,對於苗栗縣有勝選實力的議長鍾東錦,國民黨選擇壯士斷腕,雖然丟掉一個苗栗縣,但問題是,在整個選戰過程當中,民進黨想要再把國民黨貼上黑金的標籤,終究找不到著力點,也讓國民黨立於不敗之地。
其次,在縣市長提名的過程當中,朱立倫堅持不辦初選,根據民調的結果鴨子划水私下佈署,雖然一開始黨內出現質疑聲音,但問題是,少了初選的黨內廝殺,減少內耗的結果,有利於選舉期間的整合,桃園市就是最好的例子,雖然最初地方對黨中央提名的人選有意見,但經過張善政和黨中央誠意化解,最終化阻力為助力,黨內齊心最後突圍而出。
國民黨除了在提名過程的策略面,事先拆除可能會被攻擊的炸彈;以往民進黨碰到選舉時無往不利的「抗中保台」牌,這回也發揮不了功效。朱立倫早在選舉前半年,利用六月到美國訪問的機會,鄭重表明國民黨的親美路線,撕掉被綠營緊緊貼上的親中標籤。
國立空中大學公行系教授、前行政院青輔會主委李永騰受訪時表示,九合一大選相當於美國的期中選舉,就是對於執政黨的期中考,關鍵因素主要有兩個:近兩年執政黨的施政表現和個別候選人的特質與經歷。兩岸關係或者抗中保台能夠影響地方選舉的程度相當微弱;與總統大選的決定因素,不能相提並論。唯一的一次例外是2014年太陽花學運,兩岸服貿協議激發台灣年輕人的恐慌,衝擊國民黨的選情。
值得一提的是,國民黨在這次九合一大選當中團結一致,黨主席朱立倫帶頭往前衝,包括前總統馬英九、前主席江啟臣和中廣董事長趙少康,以及在四年前掀起旋風的韓國瑜等人,全都站上第一線,分別扮演母雞的角色;就連在四大公投較少參與的新北市長侯友宜,這回也撩下去,和台中市長盧秀燕分進合擊,一起為國民黨選情打拼,終於嚐到勝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