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適逢50周年的國際中橡集團,於6月7日舉辦一場引人注目的「50周年循環經濟未來永續論壇」,邀請到循環經濟領域的重要人物,包含國家發展委員會 高仙桂副主任委員、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張子敬署長、經濟部工業局 周崇斌主任秘書、工研院產服中心 陳立偉執行長 以及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 簡又新大使…等,共同探討循環經濟的最新趨勢和創新理念。
國際中橡50周年以「碳究五十 黑躍未來」為題,體現對永續發展的承諾。回顧品牌發展歷程,1990年代國際中橡將Continental Carbon併購,從接受技術授權轉為其母公司,在化工產業中做出了一項創舉。而後,國際中橡涉足電池和生技等產業領域,並且持續投入研發碳黑創新應用與碳材料開發,將石化、煉鋼產業生產過程之殘餘物,轉換成高價值產品碳黑,更回收尾氣以供應蒸汽及電力。這些投資不僅僅是為了追求短期利潤或投資回報率,而是出於對長遠計劃的考量,期望在循環經濟和永續發展方面做出更多貢獻。國際中橡50年發展歷程不僅是一個壯麗的里程碑,更展現了公司對品牌信念的堅定,在循環經濟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國際中橡 辜公怡董事長 表示,在工業循環中,國際中橡致力於生產低碳和無毒的碳黑產品,通過採用環保再生材料和製程規劃,不僅減少了碳排放和環境污染,還提供了性能適當的碳黑規格,幫助客戶減少材料浪費,更提高了客戶生產效率和產品耐用性。隨著科技的進步,智慧交通、電池、3C產品中的碳黑應用越來越廣泛創新,然而這些應用仍持續在演進階段,故企業在開發過程中,需要與熟悉原料的廠商共同推進產品發展,因此中橡也投入陪伴下游廠商之產品開發,提前研究原料可行性以提供相關資料給予支持,協助客戶綠色產品設計的研發。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張子敬署長 指出,為解決近年廢棄物去化量能不足及資源過度耗用等問題,行政院於111年核定「廢棄物管理及資源化行動方案」,由各部會朝物料材料化、肥料化、能源化的資源循環方向推動。另外,為達成我國2050淨零轉型「資源循環零廢棄」之關鍵戰略,環保署刻正推動綠色設計源頭減量、能資源化再利用、建立資源循環網絡及創新技術與制度等策略,以訂定「資源循環促進法」著手,期望能翻轉廢棄物管理觀念,將資源極大化、廢棄物極小化,並配合於本年度環境部組織改造成立資源循環署,以因應擴大之業務及淨零轉型之挑戰。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 簡又新大使 表示,全世界都在為了實現永續發展目標共同努力,也激勵台資企業從核心本業出發,朝向零碳發展。在生產轉型的策略下,提出使用再生能源、提高效率及發展循環經濟三大面向,其中循環經濟可朝回收與再利用、延長生命週期、分享與服務模式、可循環之產品設計、以及數位化平台前進。建議政府及企業分析循環經濟之機會所在、建立循環經濟策略,並由產品設計端進行消費者與廠商的溝通,以稅務制度協助經濟轉型,為2030年的重大全球轉型做好準備。
下午座談會則聚焦於四個關鍵產業重點,包括循環生態圈商業模式建立、產品客製化服務促進綠色產品設計、在地供應鏈對於綠色和循環經濟的重要性及綠色能源儲放的材料關鍵性,這些產業的應用範疇涵蓋輪胎橡膠、塑膠、電池和油墨等領域,國際中橡邀請到各界產學研專家,深入探討這些領域的挑戰和機遇,如何在有限的框架下推動循環經濟發展。這場循環經濟論壇成為國際中橡50週年慶典的重要亮點,彰顯了品牌在經濟和環境永續發展中的領導地位,作為一家具有半世紀歷史的循環經濟領先企業,國際中橡在「碳究五十 黑躍未來」的口號下,持續努力開拓創新技術,不斷為地球永續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