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藝術賞玩專刊〉淺談東周至漢代龍形玉器暨龍紋演變—戰國篇

劉振漢

作者介紹:劉振漢先生現擔任台南文物協會副理事長,並於台南藝術大學攻讀「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士班」,收藏方向主要為古玉器範疇。
一、前言

繼上期談到春秋時期龍形玉器及裝飾龍紋的演變,這期我們將繼續談戰國時期的變化。這裡的龍形玉器及裝飾龍紋的定義亦是上期的延續—龍形玉器是指外觀為龍形,身上可能有裝飾龍紋也可能是素面無裝飾;裝飾龍紋則是分解後的長尾蝌蚪紋、長尾豆芽紋、卷雲紋、穀紋以及S紋等的繼續變化。

二、時代風格與地方風格

風格的演變會受到大時代的影響(時代風格)也會受到地方文化的影響(地域風格),中國的地域多樣性對玉器藝術也產生了重要影響。不同的地區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和藝術風格。因此,中國各地的玉器製作會反映出地域風格的特點。所以我們亦需要考慮時代風格框架下所產生不同的地方風格,討論地域風格大抵上會提到中原、秦、中山、吳越、齊、魯等,以下則以中原式及楚式為比較重點。

三、戰國時期中原式與楚式龍形玉器的比較

「何謂中原式玉器」:地理上的中原地區以洛陽為中心,包括豫州全境及冀州南部。中原式玉器相較於楚式玉器更為規整對稱。

「何謂楚式玉器」:周初周成王封熊繹於楚蠻,居丹陽(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的東南部近湖北省),爵位子爵。春秋早期,楚國大舉擴張,楚式玉器開始受中原式玉器影響,但後來楚式玉器引領流行,而楚式玉器特點具有:創新、活潑生動、紋飾華麗、不崇尚絕對對稱等。

(一)中原式

春秋晚至戰國早期單體龍分成A型(龍首回顧)、B型(龍首向前)

A型:龍首回顧

1、龍作回首狀,鼓腹,尾尖內卷,彎曲幅度較大,呈“W”形,中上端鑽有一孔,表面飾有長尾蝌蚪紋、穀紋、雲紋等。(圖一)

圖一 春秋晚期,龍形玉佩,山西省太原市金勝村趙卿墓251号出土

2、龍回首,身體略作彎曲,器表以淺浮雕技法琢出輪廓綫及雲、穀紋等,中部鑽有一孔。(圖二)

圖二 戰國,龍形玉佩,山西省長治市分水嶺53號墓出土

3、龍身呈波浪狀,作回首、鼓腹、卷尾形,身軀一側凸出卷浪狀龍足,器表淺浮雕雲、穀紋等,中有孔。 (圖三)

圖三 戰國,龍形玉佩,山西省長子縣牛家坡墓地7號墓出土

B型:龍首向前

龍作俯首、拱背、卷尾狀,器表雕琢淺浮雕雲穀相雜紋。 (圖四)

圖四 戰國,龍形玉佩,山西省長治市分水嶺53號墓出土

小結:中原式玉龍佩特徵

常見于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頭部短粗。圓或橢圓形目。多作閉口狀,個別口部作切開狀,內爲一孔。龍角表現有短凸脊形、卷雲紋狀角、以葉形耳取代龍角,頸部與其他部位紋飾相似。

不重視龍足,多被省略,少數有足者亦呈抽象狀。身體彎曲幅度小、彎轉數少、形制較規整,與楚式粗獷奔放相比動感較差。

紋飾:豆芽紋與雲紋穀紋相雜,淺浮雕紋飾形態敦厚,布局繁密,紋飾排列較具規律性。

(二)楚式

依照眼睛的有無、口部表現方式等將其分成A、B、C、D三型

A型(流行於戰國早中期):龍首大多有目,口外部大多作切開狀,內爲一孔,角部有弦紋;龍身彎折度大呈“M”或“W”形或成靈蛇般的流轉身形。身體飾有多勾捲。

1、身體幾成對折,圓形眼居臉部正中位置。(圖五)

圖五 戰國早期熊家冢M16

2、身體蜷縮略成風字形,眼略呈橢圓形。(圖六)

圖六 戰國早期熊家冢M2

3、身體流暢靈動,尾部成S型轉折,眼略呈橢圓形。(圖七)

圖七 戰國早期熊家冢M4

B型(流行于中、晚期):首部狹長,目多省略,上頜較長,下頜短且回卷,多與上頜相連封閉成圓孔,身體不再飾有多勾捲。(圖八、圖九)

圖八 戰國中期湖北九連墩2號墓
圖九 戰國晚期湖北省江陵縣望山2號墓出土

C型(流行于中、晚期):“W”形龍身,作奔騰行進狀,龍首下垂,上頜長,下頜內卷爲一孔,下緣內凹呈圓弧形,與玉璧共製而成。(圖十)

圖十 戰國中期湖北省江陵縣望山2號墓出土

D型(流行於晚期):龍首較窄,有目,張口露齒。(圖十一戰國晚期,河南省淮陽縣平糧臺16號墓出土)

圖十一 戰國晚期,河南省淮陽縣平糧臺16號墓出土

小結
綜觀考古出土的玉龍佩,可發現楚式玉龍佩貫穿于整個戰國時期,其中A型流行于早、中期,B、C型流行于中、晚期,D型僅零星見于晚期。

從造型紋飾觀察曲身彎轉呈S或W形態的玉龍佩,初見于春秋晚期中原晋地(如太原金勝村),戰國早期中原式在晋地得到發展,並對楚地玉龍佩産生影響,戰國中期後中原式玉龍佩不再流行,楚式玉龍佩取而代之。

戰國早期楚地玉匠在中原式玉龍佩基礎上進行創新,添加了諸多楚元素,從而衍生大量楚系特色的玉龍佩—陰刻網格紋、三角形紋和變形S紋、軀幹上有鳳鳥、神人形象等。戰國早期楚式玉龍佩僅見于楚地,戰國中期進行擴張,到中期晚段之後各地所見者大多爲楚式玉龍佩了,並延續至西漢早期。

四、裝飾龍紋變化

回顧上期提到春秋早期早段龍紋具體刻畫五官及龍身至晚段開始簡化龍身,春秋中期則流行龍首紋但逐漸朝向簡化,春秋晚期則開始解構龍首,最後很難找出龍首時就即將進入戰國早期。

圖十二 戰國早期早段湖北荊州熊家冢M2

戰國早期至中期常見陰刻雲紋穀紋相雜(圖十二);中期開始流行全穀紋,愈往中期晚段則排列得愈整齊(圖十三)。到了戰國晚期穀文排列更為整齊,甚至已經開始有打格子的情況出現(圖十四),這時也即將進入西漢早期了。戰國晚期出現蒲紋,但還未盛行,到西漢前期才流行。下期我們再繼續談進入兩漢的變化〜待續

圖十三 戰國中期晚段湖北荊州院牆灣M1
圖十四 戰國晚期,龍形玉佩,陝西省旬邑縣轉角村秦墓出土

 

圖片來源

圖一:古方,《中國出土玉器全集3》,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頁181。

圖二:古方,《中國出土玉器全集3》,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頁226。

圖三:古方,《中國出土玉器全集3》,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頁222。

圖四:古方,《中國出土玉器全集3》,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頁227。

圖五:荊州博物館 張續球編著,《荊州楚王陵園出土玉器精粹》,台北:眾志出版社,2015年,頁145。

圖六:荊州博物館 張續球編著,《荊州楚王陵園出土玉器精粹》,台北:眾志出版社,2015年,頁121。

圖七:荊州博物館 張續球編著,《荊州楚王陵園出土玉器精粹》,台北:眾志出版社,2015年,頁124。

圖八:湖北省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主辦,《有鳳來儀—湖北出土曾楚玉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頁186。

圖九:古方,《中國出土玉器全集10》,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頁124。

圖十:古方,《中國出土玉器全集10》,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頁120。

圖十一:中國玉器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玉器全集3_春秋·戰國》,河北美術出版社,1994年,頁175。

圖十二:荊州博物館 張續球編著,《荊州楚王陵園出土玉器精粹》,台北:眾志出版社,2015年,頁162。

圖十三:荊州博物館 張續球編著,《荊州楚王陵園出土玉器精粹》,台北:眾志出版社,2015年,頁343。

圖十四:古方,《中國出土玉器全集14》,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頁115。

台南市文物協會成立至今已歷37載,在歷任理事長及全體會員的努力下,對文化的傳遞及發揚不遺餘力,也歡迎對中華古文物有興趣的同好一起加入,入會方式請洽本會蔡秘書098278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