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分享實踐永續的N種具體行動 讓友善環境成為員工的DNA

3M台灣總廠長姜泰吉表示,「以環境友善為目標,減少公司處理廢棄物的費用、增加材料使用率,不僅提高公司獲益,員工也有正向的回饋,最後就能形成良性循環。」

記者陳建興/綜合報導

2050淨零碳排,促使企業於價值鏈上聚焦「節能減碳」成為關鍵要務。繼上個月3M總部於紐約氣候週期間,公佈了水資源正效益前導計畫與直接空氣捕捉技術的最新進展,並分享如何運用科學技術推動氣候創新及改善自身的營運碳足跡。近期3M台灣子公司也延續此理念,分享在地實踐永續的具體行動:在生產管理面向,借力全球智慧化工廠管理、低碳設備革新等方式降低碳排,並且透過有效的供應鏈議合,來擴大價值鏈脫碳的影響力,同時注重職安管理及風險,達到連續800萬小時零工傷;在產品/技術面向,導入永續思維降低環境衝擊,同時與企業客戶協作研發更環保節能的解決方案以降低碳排。

身為百年老字號跨國品牌的3M深耕台灣超過半世紀,在1975年就開始推行「污染防治有回報計畫」(Pollution Prevention Pays,3P),以預防的方式達到污染減量,而非在污染產生後才著手補救,也就是說在產品生產之前即考慮可能導致之污染,進而以產品重新配方、改良製程和重新設計設備、並透過廢料回收再利用的方式來達成污染防治的目標。3M也於9月紐約氣候週期間,公佈水資源正效益前導計畫,以減少3M內部的整體用水量為基礎,達成於 2030 年減少 25% 之用水量,以及提高企業排放至環境中之廢水品質的目標。3M 正在透過改善流程和採用新技術加速實現上述目標,並已在 2022 年底實現用水量減少16.8%(以 2019 年為基準)的具體目標。

「持續改善並非只是口號????,而是實際落地。」3M台灣總廠長姜泰吉表示,「以環境友善為目標,減少公司處理廢棄物的費用、增加材料使用率,不僅提高公司獲益,員工也有正向的回饋,最後就能形成良性循環。」

3M榮獲桃園金牌企業卓越獎《愛地球獎》,不僅從生產管理實現環境承諾、然而如何建立願意「持續改善」的組織文化與員工共識,才是這當中最難的地方。其永續管理心法歸納為:建立制度、持續改善、讓改善方案落地。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是3M內部信奉的守則,但這是需要透過制度化管理,才能讓各種更好的想法付諸實踐。舉例來說,3M推動第一線員工隨時觀察日常的工作狀況,如更安全且便利的操作動線或流程、隨手可做的節能環保等細瑣事件,將改善意見或需求寫在「小黃卡」上,即可往上提報,若單一組別可處理即盡快解決;若須跨部門共同處理的,則經過「持續改善部門」介入協調以專案型態共同商議解決之道,並且列入主管考績項目以控管處理時效,輔以員工彼此可餽贈獎勵點數的制度作為感謝,打造正循環風氣。以2023年上半年來說,楊梅廠200多個員工提出超過400多張小黃卡,相當於每個人就提出2個改善想法,且其意見受理完成度更高達95%,足見若有好的制度加上組織文化形成共識,將帶來不斷進步、持續改善的動能。

楊梅廠將廢棄物分類回收再製成固態生質燃料(SRF),成功地減少了六至七成的垃圾處理量。

受惠於上述實踐,3M楊梅廠往永續營運方向邁進,注重職安及風險控管,在3M全球名列前茅、成功達到連續800萬小時零工傷的紀錄,並且持續保持中。

3M身為全球永續能源聯盟(Global Alliance for Sustainable Energy )創始成員之一,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在全球各市場不論是逐步推進創新的碳管理解決方案、或是永續材料的研發皆立基於3M在科學上的創新,透過51個核心科技平台交互應用,不斷研發出更環保、更耐用的材料新科技,應用於各種產業或使用場景,降低人類生活對環境帶來的衝擊。除了自身科技平台的應用外,也與外部夥伴合作,計畫推出更多不同的永續解決方案,如3與碳捕捉和固體吸附劑的全球領導者 Svante 合作,開發一種名為 Sorbents-on-a-Roll(或 SOAR)的專有材料,這種奈米工程材料成片堆疊成濾芯,應用在 Svante 的除碳過濾器中,達到碳捕捉的效果。

3M楊梅廠導入圖形化智慧監控系統,有效管理耗能設備,以2023第三季為例,與去年同期比較,在產能增加25%的情形下的用電量僅增加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