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二日表示,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實施六年半以來,在硬體改善、代理教師全年薪、啟動共聘、巡迴教師、交通費補貼等卻有改進,但偏鄉老師流動率還是高於全國甚多,顯然,師資問題未解,對偏鄉孩子的學習造成不利影響。
柯志恩提到,去年九月媒體偏鄉教改大調查發現:百分之七十二校長認為「招生」是偏鄉辦學最大挑戰,百分之六十九認專法對招聘老師並無助益。「孩子不來、老師走了」。誠然,少子化的風暴就從偏遠地區和非山非市的學校颳起,所以,當我們撐起偏鄉教育專法的大傘,能抵擋多少少子化的強風來襲?希望教育部提出更前瞻和詳細的評估,以免資源升級的學校最後變成華麗的空城。
柯志恩說,政府強推雙語教育,都會區很多學校掛上「雙語學校」的招牌,但偏鄉合格的英語老師一位難求,甚至五招、六招還找不到。學者曾調查偏鄉超過半數的學生會考成績「待加強」,但近年教育部一百億的雙語預算,提供偏遠弱勢學童支持的經費僅四點五六億。提醒部長:推雙語,不要忘記偏鄉!
她指出,二○二一年底行政院推出「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二○二二至二○二五四年內投入二百億,購買六十一萬台iPad,送進全台近四千所高中職與國中小學。充實教學配備,沒人反對,但教育部要求檢驗開機率,不到百分之六十就要輔導老師,等於變相「檢討」老師。
柯志恩表示,AI很重要,但平板只是學習工具,且開機率不等於增強AI。學生使用平板應基於學習需求,「以學生學習為中心」而非「以學生用平板學習為中心」。
柯志恩認為,執著於開機「數字」,儼然成為另一種形式主義,希望教育部更尊重教學現場的老師專業,勿離基層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