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會廿五日舉行高雄市實施「幸福分享中心-高雄市實物銀行」檢討公聽會,由陳麗珍及黃柏霖議員共同主持,黃柏霖期盼市府也能媒合果菜市場,將多餘的物資供給給實物銀行,服務更多有需求的民眾,期待透過有效的管理機制與資源分配,讓民眾生活獲得改善。
檢討公聽會中,學者專家建議高雄市政府透過訂定自治條例,使物資有效利用,落實循環經濟和食品安全管理,以持續廣納社會資源參與,確保實物銀行的永續運作。
陳麗珍議員表示,全球約有十億人面臨食物不足的危機,實物銀行將商店賣不完的剩餘食物重新分配,若此制度能普及化,將能有效管理資物。隨著物資價格上漲,期盼市府能建立更有效率的平台,促進實物銀行與廠商、店家結合,把資源分配給有需要的人,並共同推廣這一善舉。
黃柏霖議員期盼在衛生安全無虞的前提下,讓物資都能夠物盡其用,不要造成浪費。他強調,物資給與需要的人是循環經濟的落實,期盼物資被妥善利用並提供給需要的人。並建議經發局協助社會局,加強媒合各公有市場、商圈等物資,讓實物銀行發揮更大的力量。
高雄市慈善團體聯合總會執行長劉雅玲指出,目前高雄有七十家組織參與社會救助,但食物銀行法草擬至今仍未確立,使得民間團體在執行上缺乏保障。她也反映實物銀行的設置需考慮空間、水電、貨架、冰箱及冷凍設備等,過去市府支持有限,以致據點租約搬遷困難,補助設備後才能負擔運輸費用。高雄市每年二萬五千家庭需要實物銀行的協助,物資分配與整理成本高,期盼市府加強改善現有系統,讓有限的物資能充分使用。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張其祿教授指出,中山大學曾於旗津推出「盛食廚房」,邀請新住民參與,借鑒國外經驗,將剩食轉化為異國料理。然而,因經營困難和資金不足,活動有所限制,無法長期營運。他建議市府應介入以優化食物銀行的治理和資源配置,發揮更大效益。
義守大學企管系楊東震副教授指出,弱勢群體對資源的索取來源管道不足,建議透過社區參與和宣導,同時也應積極導入物資的實體與網路搜尋系統、結合大專院校相關計畫,以協助系統開發與USR宣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