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第4型環狀病毒 進入台灣

運用組織病理染色技術,確認PCV4病毒感染豬隻細胞。(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民國九十年代豬隻的第二型環狀病毒(PCV2)感染症,造成台灣養豬產業極大的損失。二0一九年中國發表在湖南省發現世界首例豬第四型環狀病毒(PCV4)感染症,中興大學與屏東科技大學豬病研究團隊持續監測國內豬場,二0二一年底發現台灣首例PCV4感染症出現於彰化豬場,二0二二年五月在同一豬場再次檢測到相同的PCV4,證實PCV4已進入台灣。豬病研究與國際同步,成果於八月刊登於國際「Cell Press」系列子期刊「Heliyon」。

研究團隊成員包含中興大學獸醫學院獸醫病理生物學研究所(獸病所)楊程堯老師與吳弘毅所長、分生所劉宏仁教授,以及屏東科技大學獸醫學系邱明堂教授與林昭男主任。

二0一九年中國發現世界上第一例PCV4感染症,韓國與泰國發現PCV4病例。興大和屏科大豬病研究團隊將PCV4列入需注意之豬群新興傳染病,二0二一年十二月彰化某豬場送檢的七週齡保育豬檢體中發現PCV4核酸的陽性訊號,結合分子生物學、分子演化學、組織病理學研究,確認為台灣第一例PCV4感染症,次年五月,從同一個豬場樣本中再次檢測到相同的PCV4,由此確認PCV4確實已經進入並存在台灣豬場中。

這次病例生病豬隻,出現消瘦、咳喘、鼻腔黏液、下痢等非特異病變,主要發生在六到十週齡豬隻。病豬同時檢測出豬黴漿菌等呼吸道病原,在多種病原混合感染的情況,不易區分PCV4是否為致病的主要原因。病豬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與各國PCV4病例報告類似,目前對PCV4感染症的瞭解甚微,各國研究報告對於PCV4之病害程度、複合感染下的角色以及其主要致病機制,提出需要持續深入研究的結論。

過去類似的病原(PCV2感染症)造成仔豬多系統消耗症候群,豬隻出現生長遲緩或造成呼吸道複合性疾病死亡,保育豬育成率降到七十%,此現象在PCV2疫苗上市後才得以改善與良好的控制。近年來,重要豬隻傳染病獲得控制之際,豬場生長性能並未獲得同樣明顯的進展,影響母豬與仔豬的豬生殖與呼吸綜合症以及豬流行性下痢,研究團隊懷疑仍有未被發現的病原存在豬場中(例如PCV4),成為生長性能不佳的隱性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