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傅希堯、鄭錦晴∕綜合報導
台東食用小米粽造成三人不幸死亡,食藥署十八日指出,已會同疾管署派員前往調查,初步鎖定採樣檢驗蝸牛、血桐、曼陀羅及農藥等項目,最快兩天到一週會陸續得出結果。台北榮總毒物部主任楊振昌指出,經向當地醫師諮詢,患者中毒症狀似與有機磷、胺基甲酸鹽殺蟲劑有關,但仍需要化驗後才能確定。
台東衛生局指出,經前往事發現場調查,十七日十八時一名患者自己製作並食用「阿粨」,內容物有血桐葉、豬肉、竹筍及蝸牛,約十九時左右出現口吐白沫、心悸、無力等症狀,二十時左右送馬偕醫院,約二十一時三十分左右宣告死亡。
另十一人疑似食物中毒患者,是十八日凌晨到前一名死亡患者家處理喪事時,食用該名死者製作的阿粨,於凌晨一點半至兩點左右,陸續出現相同症狀,送醫急救。以上個案都是在食用一至兩個小時出現不適症狀,都是口吐白沫、心悸無力。
馬偕醫院指出,病患出現全身發抖、口鼻分泌物很多,最後呼吸衰竭死亡,初判疑似神經性毒物。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指出,已派員前往採樣調查,並邀請毒物專家同行,食藥署主要處理小米粽食餘檢體的檢驗,疾管署則就人體檢體如嘔吐物、血液、尿液等進行分析,目前鎖定將進行檢驗的項目包括蝸牛、血桐、曼陀羅,過去也有誤食曼陀羅中毒案件,以及可能用來殺死蝸牛或害蟲的聚乙醛、有機磷等農藥。
楊振昌表示,經向當地醫師諮詢,其中症狀較嚴重患者,有口鼻分泌物多等症狀,與有機磷、胺基甲酸鹽殺蟲劑造成的症狀相當類似,但是有機磷、胺基甲酸類農藥,較少用於殺蝸牛,而氰化物毒性高,過去有人會用來非法毒魚,但未聽說過毒蝸牛,症狀也不太符合;肉毒桿菌則要十小時以上才會有症狀,且是從腸胃道開始,之後才會造成嘴巴、眼睛、手腳、呼吸無力,不會這麼快速造成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