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休閒〉花磚博物館鑲嵌時代記憶

走進花磚博物館有上萬片搶救下來的花磚。 (記者張淑娟攝)

位在嘉義市區一棟九十歲的歷史木材行,變身台灣花磚博物館,入內別忘脫鞋,因為木質地板是由千年檜木打造,為保護地板,也讓遊客感受檜木的溫度,所以赤腳賞花磚別有意趣。

一入花磚博物館立即被滿牆各式各樣的花磚吸引,館藏的每一片花磚都是館主從拆除的老房子救回來的,所以整座博物館有著濃濃的感情,更有著溫度。館主說「拆一片就少一片」,不捨台灣世界級文化遺產逐漸消失,再辛苦也要趕場搶救花磚。

花磚博物館有專業導覽解說。
(記者張淑娟攝)

台灣在日治時代,有錢人家蓋房子,總會在房子外觀嵌上花磚,而每塊花磚的花紋,蘊含著幸福、平安、財運亨通、子孫滿堂等,但二次大戰後,花磚不再被重視,隨著環境變遷,建築模式改變,花磚直接被拆除丟棄。所幸台灣花磚博物館有一群志工,到處搶救深具歷史文化的花磚,延續著屬於花磚時代的記憶。

鑲著花磚的木樓梯和紅眠床等家具。
(記者張淑娟攝)

花磚博物館是三層樓的木造老建築,一樓展示各種搶救下來的花磚,也販售復刻版的花磚商品。沿著鑲著花磚的木樓梯上樓,映入眼簾是鑲著花磚的紅眠床,竹椅子、飯桌椅、長板凳、洗臉台、梳妝台等家具也都用花磚妝飾,其中有花磚的紅眠床,全台只剩三座,在台灣花磚博物館裡就有兩座。

博物館現場更展示花磚製作的工藝技巧,與現代透過機器或電腦繪圖製作的磁磚不同,多了手作的溫度與獨一無二的痕跡。台灣花磚博物館也開發許多花磚的文具用品、生活雜貨,讓喜愛花磚的遊客可以以行動支持搶救花磚。

選購花磚商品。 (記者張淑娟攝)

館方人員表示,廿年來博物館用行動搶救台灣花磚,其中屏東「麟洛德源堂」主人擁有五百甲土地,更有座鑲上超過五百片花磚的四合院,圖樣有孔雀、白鶴、幾何……等罕見圖騰,得知花磚博物館的用心,德源堂將拆除前,後代主動聯繫博物館,才把花磚保留下來。

如今台灣花磚博物館保存超過上萬片花磚,是上百棟老屋拆除的結果,館方也歷時兩年拍攝紀錄片,還橫跨三個國家,記錄下老屋拆除和花磚的保存、更記錄花磚如何再次回到老屋的旅程。

(記者張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