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5藝術家復刻清水眷村舊時光

藝術家吳建興的作品《出雙入對—祈願居》透過獨特的視覺語言,探索家庭與記憶的深層聯繫。(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紅色的泥土、青鬱繁盛的老榕樹還有澄黃的稻田與蟬鳴,是村民們對於信義新村(清水眷村原稱)專屬的印記。然而隨著一代人的成長以及都市發展的腳步,這些屬於兒時的記憶逐漸塵封在時光的隧道之中。

今年九月起台中市府及中央斥資超過二億一千萬元經費進行園區內二期修復工程。市府積極修復清水眷村空間的舊時風貌,更希望以眷村舊時的記憶為核心,透過藝術介入空間,復刻專屬清水眷村的魅力!

藝術家利用木製櫥櫃、窗格、家具等具有歷史感的老物件,重新堆疊排列,組成家屋的形狀。(記者陳金龍攝)

文化局表示,藝術家以老物件、泥土及眷村記憶為素材,透過裝置藝術重新演繹,讓觀眾彷彿走入時光隧道,重新感受眷村的歷史記憶與情感。透過藝術作品重現眷村鄰里互動、家庭情感及土地記憶,希望引發觀者對於眷村記憶的特有共鳴,讓眷村文化碰撞出新火花,這次五位藝術家來自不同背景,帶來獨特的視角,呈現其心中的清水眷村。

吳建興的作品《出雙入對—祈願居》透過獨特的視覺語言,探索家庭與記憶的深層聯繫,吳建興表示,家會隨著時間、空間以及家人之間的相處,而有不一樣的定義。藝術家利用木製櫥櫃、窗格、家具等具有歷史感的老物件,重新堆疊排列,組成家屋的形狀。

藝術家李柏均創作的《紅牆》,以景觀座椅的形式,利用眷村傳統紅磚和稻稈,構成象徵性的低矮牆,展現眷村鄰里間的微妙關係,既有界限卻又緊密相連。藝術家王詩捷以清水眷村的降落傘廠為靈感,所創作的作品《降落的地方》,透過瓊麻、懷舊珠簾與彩色磁磚,拼接出充滿情感的軟雕塑,象徵眷村居民對新生活的重新編織。

藝術家黃英誠的作品《每個人心中的靈光》,猶如飛機與飛鳥集結體的造型,坐落於清水眷村信義小站前,朝向日出方向飛行。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