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土石流潛勢溪流保全戶與疏散避難規劃講習

花蓮縣政府邀請東華、慈濟大學等專家分享無人機防災科技與身障弱勢族群疏散策略。(慈濟大學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0四0三地震後,新生千處崩塌地,遇到大雨容易造成邊坡鬆動,造成災害。花蓮縣政府十八日舉辦「一一三年度土石流潛勢溪流保全戶與疏散避難規劃講習」,邀請東華大學、慈濟大學等學界專家分享無人機防災科技與身障弱勢族群疏散策略,以提升花蓮縣不同面向的防災應變能力,花蓮縣政府農業處水土保持科長邱奕承強調,災防工作必須跨部門、跨領域合作,才能實踐包容與韌性,希望未來學界與公部門共同為花蓮縣的防災工作貢獻心力。

這項講習吸引許多公部門一線人員、防災志工團體、業界技師報名參與。東華大學環境暨海洋學院防災研究中心林祥偉主任於會中分享,無人機科技在坡地災害調查與潛勢危險區域劃設上的關鍵作用。林主任以0四0三地震及凱米颱風引發的花蓮多起坡地災害為例,說明透過無人機空拍所取得的高解析度影像,能更精準、直觀地呈現災害現場的狀況,有效協助學界進行深入研究,能提供政府部門更精準地劃設危險區域,及早採取防範措施,有效降低災害損失。

慈濟大學公衛系嚴嘉楓主任則聚焦於災害潛勢區域內的身障弱勢族群定位與其特定需求。嚴嘉楓指出,身心障礙者和獨居老人在災害發生時,因行動不便、溝通障礙等多種原因,往往面臨更大的風險。為此,在身心障礙弱勢群體位於潛勢災害之危險分級與整備計畫中,他提出包含社區協力、資訊無障礙、個人準備與政府支持等建議,並再次強調防災工作需要政府、社區和個人共同努力,才能有效保障每個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