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 府城廣角鏡 〉台灣與WHO的愛恨情仇

 在中國大陸武漢開始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武漢肺炎),隨著農曆新年假期的開始而四處傳染;再加上中共當局刻意隱瞞疫情、打壓最初發現的「吹哨者」而錯失防疫良機,導致感染人數急遽攀升,各國無不嚴陣以待。
 主管全球公共衛生事務的世界衛生組織(WHO)為此也召開緊急大會。或許是礙於中國大陸的影響力,WHO秘書長初始只是將武漢肺炎列為一般流行性病毒,直到感染國家及人數擴大之後,才於二月初重新將之視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甚至說「各國應感激中國」,如此偏袒的立場引發各國不滿。
 與大陸僅一水之隔、人員往來密切的台灣當然無法擺脫武漢肺炎的威脅。鑑於上次SARS的經驗,這次蔡英文政府迅速採取多項防疫措施,國人警覺性提高也是原因,讓疫情得以受到控制。可惜的是,台灣近年來因兩岸對峙,無法繼續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年會,所以今年得不到WHO關於武漢肺炎疫情的第一手資訊。蔡政府雖多次表達不滿,各國也在WHO執委會為台灣仗義執言,依舊難獲得正面回應。
 對此,國人不禁懷疑WHO的存在意義:既然標榜公共衛生無國界,WHO為何以政治力阻撓台灣的參與?台灣在馬英九主政時期能平等參與活動,蔡英文上任後卻又寸步難行,這涉及到藍綠政黨的兩岸路線差異性,當中的關鍵當然是兩岸關係之良窳。
 世界衛生組織是聯合國之下的少數專門機構,因此會員是以國家為單位。中華民國在一九七一年退出聯合國後,在這些專門機構的會籍也遭撤銷,使得我國的國際地位及參與瞬間跌到谷底。
 自李登輝開始,歷任總統欲以各種途徑打開國際組織大門,其中又以WHO為最優先目標。然而,由於中國大陸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加上國際社會的聲援僅止於口頭,台灣重返WHO之日仍遙遙無期。
 台灣在馬政府時期得以短暫參與WHA年會,最主要因素就是兩岸關係趨緩,中共默許WHO秘書長向台灣發出邀請函,但這樣的默契到蔡英文上任第一年加註聯合國通過的「一中原則」,當時的蔡總統一反民進黨過去的立場,公開表態「中華台北」稱謂並未有自我矮化之虞,只可惜這樣的民共默契無法延續,因此台灣被拒於WHA門外至今。
 上述提到,各國對台灣的聲援只在一年一度的大會上發生,倘若入會條件未改變或兩岸仍仇視彼此,我國重新獲得WHA觀察員身份、甚至爭取到WHO正式會員的可能性就還是零。簡言之,會籍條件牽涉到聯合國及專門機構組織法,這不是台灣可掌握的,但兩岸關係卻是我方可設法改善的,亦將有助於我國的國際參與。
 今年由於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各國支持我國參與WHO活動的呼聲高於往年,歐盟呼籲恢復雙方直接接觸,美國代表希望促成兩岸對話,我國友邦也接連在執委會上為台灣發聲,卻仍難撼動現行國際組織體制,顯見若蔡政府未改弦更張,從增進台海互信著手的話,再多的國際道德聲音都是枉然。
 誠如許多觀察家所言,武漢肺炎疫情是中共國際形象的轉捩點,因為北京領導人所違反的「不僅是人道,更多是人性」。WHA觀察員身份固然涉及到台灣的國際地位與兩岸關係,但眼前的武漢肺炎疫情如此嚴峻,中共不願破例讓台灣派專家參與全球防疫會議,只會更傷害台灣人民情感,對促進兩岸互信毫無助益。
 台灣了解兩岸關係與國際空間的互動,多年無法參與國際組織的愛恨情仇,早為兩岸對抗增添柴火,若中共無法領悟此關連性,只會逼使更多人選擇站在對立面。在對抗武漢肺炎的關鍵時刻,台灣的處境也值得北京三思。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