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立法院全院委員會二日舉行「行使司法院院長、副院長及大法官同意權案」公聽會,死刑存廢立場成各方攻防焦點,也有學者提及,被提名人過往的主張與政治活動與執政黨過於親近,不適任大法官,被提名人都是不合格、不適任人選。
立法院長韓國瑜主持全院委員會司法院人事同意權案公聽會,由三黨團推薦共七名學者專家。
攻防焦點鎖定「死刑釋憲」後,釋憲法庭一一三年憲判字第八號判決。東海大學法律系退休教授林騰鷂表示,社會上多數民意支持死刑,釋憲法庭大法官卻在死刑釋憲後,作出判決決議「有條件下合憲」,設下必須三審法院法官「一致決」高門檻,讓人民對於司法的信任度蕩然無存。
林騰鷂也不諱言,這次的被提名人都是不合格、不適任的人選,像是司法院長被提名人張文貞是國會改革釋憲案中,民進黨陣營指定的鑑定人,缺乏憲政主權在民、責任政治等基本信念,副院長被提名人姚立明則是賴清德總統競選時的競總主委,也沒有著作升等教授。
前檢察官陳瑞仁質疑大法官釋憲法庭一一三年第八號判決文,造成司法調查人員第一線價值觀產生衝突,他舉例,如果陪審團不同意判死刑的話,法官也不能判死刑,所以關於死刑案件,事實上是主權在民的觀念,但憲判並沒遵守這一點。 陳瑞仁認為,如果對特定理念具有宗教性狂熱、對特定族群或群體有強烈偏見,或沒有實務經驗的人,擔任大法官會令人擔憂。
義謙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林俊宏表示,各界期待大法官「完全超然客觀公正」根本不可能,大法官一定也有自己信仰的價值、立場,呼籲各界,勿再用大法官對死刑的立場作為不適任的刻板標籤。
律師洪偉勝則提醒,十二強棒球賽的球員若要經過賴總統提名、立法院同意通過,以現在的政治氛圍下會是什麼情況?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蘇彥圖說,大法官最基本條件就是高尚人格、沒有道德爭議、能力等,也要能願意傾聽不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