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根據《糧食供需年報》去年統計顯示台灣的糧食自給率30.3%,創下18年來新低,代表我們的糧食韌性不足,建立具有氣候韌性的永續食物網絡迫在眉睫。2022年「食農教育法」通過立法後,社團法人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經過三年投入,與七所原鄉中小學以及社區合作「食農教育–台灣油芒復耕計畫」,今發表三年成果,六大原民部族、超過千人次參與的食農教育復耕計畫,並與葡萄王生技等企業共同啟動第二階段的「氣候糧倉」行動,提升台灣食物體系的韌性。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積極推動『氣候糧倉』行動,致力復育強韌作物—台灣油芒,為永續未來奠定基石。過去三年,台灣油芒復育已展現其適應氣候變遷的強大潛力。未來,協會將持續在中小學校園及社區擴大復耕面積,深耕環境教育,讓台灣油芒的價值向下扎根。更將藉由自身組織已是全球食物銀行網絡成員的交流平台,分享油芒栽培技術與永續農業模式,向國外推動合作,讓油芒成為全球氣候適應型作物的典範。協會並邀請各界,特別是企業及學術單位,加入這項深具意義的行動,共同支持「氣候糧倉」行動,協助技術提升與教育推廣,為台灣及世界打造更具韌性、永續共好的「氣候糧倉」!
「在一個資源豐富的世界裡,生產足夠的食物來養活地球上的每個人,按說飢餓應該已成為過去。然而, 各種衝突未止、氣候變遷、流離失所、通膨之類的經濟衝擊和不平等等因素的作用下,竟有 3.43 億人極度飢餓 , 190 萬人面臨飢荒。」這是世界糧食計劃署 (World Food Programme,簡稱WFP) 在大舉消除飢餓的人道計畫中如此開宗明義。毫無疑問的,世界糧食計畫署指出,「氣候危機是全球飢餓急劇上升的主因之一。」氣候衝擊不僅摧毀了生命、農作物和生計,更削弱了人們養活自己的能力。如果全球不立即採取氣候行動,飢餓將會失控。
對於多數人而言算是陌生的臺灣油芒,係臺灣特有種,曾經是原住民傳統農作物,營養成分遠比稻米、小米更高,其中的脂肪、蛋白質、鈣、鎂及鉀含量都可觀,能抗旱抗氣候逆境,被認為是解決飢荒的超級未來食物。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理事長周志輝教授表示,「因應氣候、糧食與社會體系的急遽變化,世界各地食物銀行的角色不再僅止於惜食助人,也亟思能有更多的貢獻;作為全球食物銀行網絡在台灣的認證代表機構,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積極拓展食物銀行的功能與角色。透過這次的台灣油芒的復耕計畫的跨界連結,為極端氣候下的糧食系統提供更積極的資源整合,主動發掘社區的需求,尋找各種的解決方案,非常感謝各界夥伴的共同參與支持,期許下一階段的「氣候糧倉」計畫,可以促進更具氣候韌性的社會糧食安全網絡。」
對於台灣全民食物銀行的復耕臺灣油芒計畫,葡萄王生技(股)公司董事長暨財團法人曾水照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曾盛麟相當肯定,樂見其成,連續贊助三年經費。而台灣全民食物銀行也邀請臺灣油芒企業社的徐子富、在地型小米種子銀行創辦人林志忠先後擔任輔導學校種植油芒的顧問,於農地裡與小米雜作,也設計課程,讓中小學生更了解種植油芒對食農與其族群的意義。
在此第一階段三年期間,加入復育臺灣油芒的學校包括:屏東縣泰武鄉武潭國小佳平分校(排灣族)、花蓮縣豐濱鄉靜浦國民小學(阿美族)、花蓮縣瑞穗鄉瑞北國民小學(布農族)、花蓮縣海端鄉海端國民中學(布農族)、南投縣信義鄉久美國民小學(布農族)、苗栗縣泰安鄉士林國小(泰雅族),以及有限責任臺灣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服務對象包括泰雅族、賽德克族、太魯閣族等),共計七個原鄉學校與社福機構,含括六大原住民族部落共超過千人次的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