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竹林路

 ■高鳳池
每次到京都旅遊,足跡必落在嵐山和嵯峨野兩個風光明媚,寺廟遍布,各留風情野史的地方。不管在嵐山站或嵯峨野站下車,必先到渡月橋眺望嵐山風景。渡月橋有個傳說,是龜山上皇為了方便嵯峨天皇參拜嵐山上的法輪寺下令興建,一百五十五公尺長,橋的上游是保津川,下游是桂川。每年五月有三船祭,七八月的鵜飼、萬流燈的活動,可見很早以前這裡就是京都情景風雅的地方。
 四十初度,我有機會到日本參習金融業務。為了瞭解這個國家,特別對其必須涉足東京以外地方的大阪京都,花了很多時間。本就喜歡藝文,就在那時間開始研讀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語。一如我們的紅樓夢吧,眾多登台的角色個個風流倜儻無不引人入勝。男女之交在源氏物語不避世近於俗。作者一介女性,筆下男女之私,揮灑自如毫不禁忌,千年前的日本女人寫官方與庶民間的情事,莫怪迄今仍叫人好奇。
 初次漫步渡月橋上,幾度水傷後重建的木橋,覺得不過走在一座一般橋上,水流清淺,溪床久沒清理,野草叢生,沒把溪流應給人暢流印象留在我腦海裡。以後幾次到此,這景象沒有改變。所以以後都是匆匆一瞥,向名氣鼎盛的橋只說我來了,就轉身走往竹林的小路。起初走入竹林小路是因小路的盡頭有座上千年的野宮神社。這地區是嵯峨野的腹地。源氏物語第十帖賢木就把這神宮視為富貴之族不可缺少之地,許多情節都在這裡上演。譬如光源氏和六條御息所的愛情就在這裡演了一齣孽緣的終曲。相傳野宮寺的神明能保佑參拜的人平安生產,祈求結婚的也不落空。
 我去的那天午後三點多鐘一到寺門,看到一片荒亂破落,腳步停了下來。鳥居倒正規高大,柱上草繩掛了不少祈安的紙條,短短門徑多裂縫,寥寥幾棵高大松樹都很老了,枯枝零亂,佔了整棵樹的大半。千年很久了,為什麼沒有多栽種些能成行成排的呢,是因野廟的本身就是這副德性。宮房就小了,門進去到神桌處,加上左右兩邊有為參香者方便的一些用桌佔著,人多了,就顯得擁擠雜亂。正下著雨,雨水經過老舊瓦頂流到屋簷,形成一道水簾齊落。強擠的香客邊找地方躲雨。我穿的衫褲經不起雨水急忙走開。走了幾步,看到路對面一家嵯峨野工房,一到門口就蒙店家招呼,也為這趟竹林之訪有了收穫。
 招呼我的工房老闆娘中年婦人,高身兆個子,一如她背後出來的男人高身兆,如這些竹子生活在竹林下的緣故嗎?有著書生工匠文雅的氣質,他們在工作,各穿一張顏色不同的圍兜在胸口上。大小櫃子陳列竹器成品,琳瑯滿目。「都很實用,價錢在上面,很便宜。」我說:「是這些竹子砍下來做的嗎?」「是喔,這片竹子是孟宗竹,四季都有筍,秋天最是時候,我們不割新筍,而留下來長為筍母,新筍母,葉青而細,在竹梢一如楊柳的柔細,三四年的老竹就砍下來曬乾為工材,所以滿園的竹子永遠是那麼年輕蒼翠怡人,成為嵯峨野最撩人的一景。遊客欣賞這一片竹林之餘就被清新空氣所吸引,竹有清香,竹香滿淌,你或不知,經過這裡後就知道了。
 我在工房聽到竹林的不少新鮮事。雨停了,我選了雕刻精緻的幾根耳挖送朋友,反向走出竹林小徑。黃昏來早,天空陰鬱,彎曲小路,只有五六尺寬,竹片為竹籬圍起掉到路面的落葉,所以溼溼的路面見不到一片葉子,倒也讓心情開朗。小說誘惑我,想多知道嵯峨野的故事,野宮神社沒留下多少好感,卻因源氏的足跡在這裡踩過,源氏的女人在這裡祈願逗留過,我就不虛此行了。同時,我再從工房成為朋友的主人知道了座落竹林深處的直指庵,也是寂靜中洗淨身心的寺廟。另有祇王寺和瀧口寺,前者是由法然師弟良鎮創始的往生院,後來成為尼姑庵,再改稱祇王寺,教百年後,受注意的故事是平清盛寵愛的祇王失寵之後出家為尼,和母親妹妹在這裡度過餘生的地方,有祇王姐妹的墓和清盛的供養塔是小說平家物語中上演的苦戀傳說的地方。瀧口寺竟是茅草屋頂的寺廟,風情獨特,周圍被竹林和楓葉包圍,靜悄悄的,受注意又是因平家物語在這裡上場的關係。很不湊巧,後來一次再走訪這兩個地方是霏霏細雨的午後,撐著傘,孤獨走在廟庭矮樹為籬,彎彎曲曲的石板路,只覺陰霾沉悶,沒有散步輕鬆的心情。要不是一樣是源氏物語的舞台,我早就從記憶中淡忘了。
 去京都,就到嵯峨野走這一段竹林小路,到竹器工房喝杯茶,再到野宮神社合十行禮。歷史太遙遠了,逝去的時光無涯無際,消逝的生命也從這流逝的時光中找不回來。這幾年去不了的京都,只有從回憶想到那片林梢搖曳,發出的淒厲的風聲,要我重溫這一塊熱鬧已逝的歷史舞台,已不是我這老人能再去喜歡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