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彭志平/綜合報導
正當俗稱武漢肺炎的疫情在全世界延燒之際,日前國際財經訊息方面又投下兩顆令全世界震盪的重磅炸彈:美國急降息兩碼、國際油價創下近十一年來單日最大跌幅。在國際油價方面,此波跌幅起自於去年十月,原本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打算大幅減產以挽回頹勢,豈料俄羅斯拒絕OPEC建議,導致國際油價急挫;甚至,國際間更傳出俄羅斯有意藉此重創美國的「陰謀論」。
觀察國際油價走勢,以西德州原油期貨價格為例,一九九九年二月每桶僅約十二點美元,二00八年三月突破一百美元大關之後更如脫韁野馬,二00八年七月三日漲到一百四十五點二九美元天價。但一場從美國颳起的全球金融風暴,又讓國際油價陡降,且在二0一四年八月之後再也沒有超過一百美元,二0一六年二月甚至連續七個交易日都在二字頭。
協議減產 推升油價慣用手段
一般而言,國際原油是一種商品,其價格變動與市場供需的調節機制有關。以二00三至0八年的漲勢而言,主要就是因為中國大陸、印度等新興市場經濟高速成長,國際原油需求大增,而產油國增產不及,導致供不應求所致。
但是,由於世界上原油產量集中在數個國家,且每個國家產量差距不小,因此國際油價又往往受到國際政治局勢牽動。例如,二0一二年下半年到二0一三年九月的一波漲勢,就與伊朗決定發展核武導致與美國關係緊張、利比亞內戰衝突、蘇丹拒絕讓已獨立的南蘇丹原油出口、非洲最大產油國奈及利亞內亂不斷等政治因素有關。
既然國際油價走勢無法擺脫政治因素左右,OPEC與其他幾個產油大國的態度就格外重要。二0一六年二月國際油價又見二字頭,國際油價欲振乏力;二0一六年九月二十八日,OPEC決定將每天產量凍結在三千兩百五十萬至三千三百萬桶之間,二0一七年五月二十五日OPEC與非OPEC產油國決定繼續共同減產延長九個月,國際油價才慢慢回到七字頭。
石油戰爭 蘇聯解體導火線?
倘若產油國係依據全球實際經濟需求,而以政治力量干預國際油價,則事情就單純多了;但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曾說,「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世界經濟」,由此延伸,國際強權能否透過干預油價,進而影響某個國家的經濟,再進而改變這某個國家的政治命運呢?
話說,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蘊藏豐富原油,產量約占俄羅斯的七成五,而二0一七年俄羅斯的原油蘊藏量為全世界第六大。早在一九七0年代蘇聯尚未解體之前,西伯利亞就是蘇聯的金雞母;尤其當時又有石油危機、伊朗革命及兩伊戰爭,全球原油供給缺乏,西伯利亞的原油收入更成為蘇聯對抗美國的重要財政後盾。
不過,一九八0年代美國雷根政府硬是將國際原油價格長期壓低到每桶十美元以下,產油大國沙烏地阿拉伯又怕蘇聯入侵阿富汗之後繼續染指沙烏地阿拉伯,因此美國和沙烏地阿拉伯更聯手摜壓油價。由於蘇聯的外匯收入當中有三分之二來自於輸出原油,最後終於財政崩潰。算來,這場「石油戰爭」也是蘇聯解體的導火線之一。
風水輪流轉 美國恐將倒大楣
不過,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波原油價格走跌有個背景,此一背景恐怕會讓美國倒大楣。話說,二0一0年左右美國開採頁岩油的技術取得長足進步,原油產量甚至還高於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等國。也因此,美國興起一股頁岩油投資熱;但美國每桶頁岩油的生產成本大約為五十美元,因此油價高低就關乎美國頁岩油業者的獲利。
對美國而言,麻煩在於美國不少頁岩油業者還背負龐大的舉債成本,二0一五年一月油價崩跌到五十美元以下之後,雖然在六十美元上下游走,但不少美國頁岩油業者已掉進入不敷出的窘境,近兩年甚至湧現一波倒閉潮;而近日俄羅斯拒絕減產拉抬油價,更被視為有意打趴美國頁岩油產業。莫非,俄羅斯總統普丁是想拖垮美國頁岩油業者,以報蘇聯解體的一箭之仇?
油價該高該低? 川普很兩難
雖然聯合國早就呼籲淘汰石油等化石燃料,以降低碳排放;但現實環境中石油還是「必要之惡」,油價高低更影響不少人的生計,至少低油價可讓消費者節省一些支出。
不過,油價當然不是由一般消費者決定,俄羅斯可能有意用低油價施壓美國,就可看出油價是這些「大人」決定的。儘管俄羅斯以低油價施壓美國或許可當作「陰謀論」,但美國總統川普卻也擔心油價走高影響經濟。二0一八年年底OPEC打算減產時,川普就發表推文希望OPEC不會減產。
去年九月中旬沙烏地阿拉伯石油設施遭襲,導致油價飆升,川普立刻宣布必要時釋出戰備儲油,再度顯示川普不想見到油價上漲。對川普而言,該以高油價支撐頁岩油業者?還是以低油價支撐經濟?應該是個兩難困境!
(彭志平)